首页 / 正文

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 “新经济体”轮廓逐渐清晰

作者:刘武刚
“新经济体”雏形
  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滥觞的背后,一个“新经济体”的轮廓正被反复勾勒。
  佛山市市委书记陈云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概括说,佛山正依稀呈现五种令人满意的转型路径:一是双转移、“腾笼换鸟”的路径;二是招进大项目、形成产业结构优化的新兴产业集群的路径;三是科技进步、自主创新的路径;四是借助金融手段促进产业高地发展的路径;五是“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和国际化)融合、智慧佛山”的路径。
  官方资料显示,“腾笼换鸟”后的佛山正在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南海区的罗村,大量的陶瓷产业转移后,引进30多家LED(半导体照明)企业,形成了灯饰会展业;台湾的奇美、国内的一汽大众以及液晶电视的第三代等高端制造业的代表项目也进驻佛山;目前落户佛山的世界500强企业超过47家,项目投资超过87个;国内的500强企业超过99家,项目超过167个。
  过去几年,佛山一直是珠三角经济的领跑者。2009年佛山GDP增长13.5%,人均GDP也率先突破了1.15万美元。在陈云贤看来,“佛山未来要继续领跑珠三角,就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9月28日,《广东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给珠三角各市。《规划》认为,广东目前已具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但与真正的“现代产业体系”尚存距离。《规划》提出“以培育广东现代产业500强项目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抓手”,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实现“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广东服务”转型。
  但广东省的学者们更倾向于用一种形象语言描述珠三角“新经济体”的特征:“多培育几个深圳华为、中兴这样的民营跨国公司。”
  1987年末,贵州人任正非在深圳蛇口的民房里创立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08年,凭借1737条国际专利,华为公司成为全球专利权排名第一的公司;2009年,华为的合同销售额超过了300亿美元,财务结算的营收也超过了20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供应商,直逼全球第一宝座。与此同时,与华为同在深圳的中兴通讯公司,也在2009年成为全球第五大电信设备商。
  华为和中兴的成功,让珠三角乃至中国真正拥有了全球一流的跨国公司。某种意义上足以为珠三角的深度转型、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提供精神动力。毕竟,这两家公司算是当前珠三角产业升级最得意的代表作。
  此外,以新能源汽车引来全球广泛关注目光的比亚迪,以及“现今中国最成功的互联网公司”腾讯,都成为人们勾勒珠三角新经济体印象特征不可或缺的元素。
  憧憬与焦虑
  在广东采访期间,记者感受到,珠三角“新经济体”正不断带给人们憧憬和焦虑。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之际,国务院原则批复了《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深圳全城市民欢欣鼓舞,认为这是继当年蛇口工业区之后的“深圳再出发”,目标直指“香港的政策+深圳的土地”、“特区中的特区”。更多的人则据此畅想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中国的“曼哈顿”,谋求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
  而另一些人则对新经济体的前途感到迷茫。
  在爆发专利申请热潮的东莞,一位长期从事专利技术和知识产权业务的律师告诉记者,根据中国《专利法》,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种。第一种是最有含金量的,后两种“其实没太多价值”,“外观设计专利甚至不用经过实质审查,只要申请,外观稍微变一变,基本都可以获得授权”。
  这位律师说:“创新谈何容易?首先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其次是创新的成果能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至于要形成自主创新品牌,那又是更高一个层面的事了。”
  在东莞,昔日的玩具、服装等产业被视为“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业”,“转移”到韶关等地,LED(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光电版等电子产品制造业成为政府招商的新宠,一概被打上“高新技术产业”标签,并被视作“引进升级”。
  一位从事LED产业多年的东莞老板告诉记者,目前东莞有200多家LED生产企业,绝大部分都是在做产业链中下游的加工制造环节,仍然没有控制产业链上游的核心技术。
  “是不是换个产品就叫转型?”曾有学者提出这样的疑问。
  2010年年初,经济学家吴敬琏在广东调研时也曾提醒:“要特别注意防止传统发展模式的复归,避免产业转型升级变成低端产业的新一轮扩张”。
  比之创新,外销转内销则是“压力更大的一种转型”。
  佛山市陶瓷协会一位不愿具名的女士对记者表示,过去陶瓷企业做外销,陶瓷运出去就可以放手不管了;一旦转做内销,就没那么轻松,要“放水养鱼”,投入重金铺设渠道不说,还要进行品牌维护和管理,操心费力,见效也非一时之功。
  佛山一家企业主也表达了转向内销的焦虑:“内外兼顾两条腿走路固然是好事。问题是,我的销售总监做惯了外单,如何做内单,比如搭建渠道、整体营销,不是他一时半会儿能学会的。”
  与这位企业主的担忧一致,当地媒体曾就珠三角企业转型压力做过一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企业认为,当前转型的困难是“缺乏人才”。
  正因如此,在珠三角企业转型向“内”的过程中,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内销渠道刚铺了一半,外单来了,就又掉头回去了。
  至少在佛山市陶瓷协会那位不便具名的女士看来是这样:转型到目前为止,让企业看到的“还只是投入,还没见到产出”。这位女士认为,转型给企业更多的是“危机意识”,“让企业认识到不转型就得死”。 
阅读量1887
0条评论
评论

公司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裕中西里30号楼|客服电话:4006080008 | 工作时间: 9:00-21:00

Copyright@2020 号码网 北京飞翔思拓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6762号

输入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