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深圳移动

作者:刘武刚
 通讯运营商、中国银联、第三方支付中的任何一方都可以绕开另外两方,但是三者都绝不可能绕开银行来单独开展移动支付业务 

  文/许李彦 孙晓菲 

  战国时代!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43亿元,预计2013年该数字将达到1360亿元,年均增速将超过50%。虽然移动支付方式仍在非主流阶段缓慢前行,但是未来巨大的发展空间惹得各路利益相关方无不垂涎三尺,纷纷布置兵马大肆抢占市场。利益争夺面前,谦让与低调的作风早已被唾弃。 

  在抢占移动支付市场之前,产业链各方已是相关领域的霸主。中国移动中国联通(5.28,-0.13,-2.40%)、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的霸主地位无可撼动;中国银联是金融交易清算系统的独一无二的王者;各大银行是所有金融业务的起点和归宿;支付宝、财付通等是网络第三方支付行业的龙头。霸主们各有自己的博弈筹码和战略打算,在移动支付市场上合纵连横,相互牵制,既竞争又合作的时代主题精彩异常。 

  通讯运营商阵营的分化 

  坐拥7.4亿用户群的通讯运营商,是移动支付行业的最强悍的势力。掌握移动通讯用户群,就看你怎么引导用户群一起玩儿了。但是由于利益的协调问题,在运营商内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方面却勾心斗角。 

  中国移动的妥协 

  中国移动早已在潜意识里划定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凡是可以“移动”的产业,就属于移动通讯的地盘。移动通讯谁是老大?“我的地盘我做主”!握有用户数量优势的中国移动,已经把自己看做行业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中国移动拥有全国的用户网络和强大的资金实力,无疑是移动支付市场的控制者。 

  早期中国移动和银联合作,成立联动优势公司,提供基于短信的移动支付模式。但后来中国移动显然想甩掉银联,推出了自己的手机支付平台cmpay.com,还开发了基于RF-SIM技术的近距离手机刷卡业务“手机钱包”,既不需要手机厂商改动产品,也不再通过银联,直接用手机账号的充值完成支付。中国移动恨不得让所有用户都来使用“手机钱包”,自己来主导行业技术标准和游戏规则,绕开其他各方吃独食。2009年下半年,“手机钱包”业务已在北京、上海、广东等12省市开通。 

  但是,中国移动有些高估了自己的实力。运营商虽在用户覆盖上强,但在普通消费终端的覆盖上,银行、特别是银联才是强者。理特咨询公司2008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已有的移动支付市场中,影响成功的最重要因素,第一是用户对于移动支付的认知度,第二就是用户规模。而后者不仅包括手机用户规模,更包括支付终端商户群规模。花钱的用户与收钱的用户齐备,移动支付的交易才能完成。当前,中国移动终端商户群还太小,单单靠刷公交、支付加油费、在麦当劳买几个汉堡这类手机钱包现有的小额支付业务,中国移动很难提高移动支付用户的规模和增值收入。只有进入广大的POS机终端,借助中国银联才能迅速扩大移动商务市场。 

  之前,中国移动基于RF-SIM技术的手机支付就需要更换银联的POS机,推广起来不仅慢,而且成本高。运营商与银联的合作势在必行,因为银联毕竟管理着全国200多万台的联网POS机终端。中国移动开始转变强硬的态度。6月底,中国移动加入了银联为首的移动支付联盟。随着移动支付业务的推广,中国移动不得不妥协,再次和银联携手。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暗度陈仓 

  面对强势的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只能联手其他势力,以图牵制中国移动。 

  和中国移动相比,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态度相对开放得多。 

  首先是和银行业积极合作。中国移动一家独大,在3G的推进中,中联通和中电信的客户资源并不如移动那么足,也需要与银行合作获得新客户。2009年11月,中国银联与中国联通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金融支付和通讯服务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2010年2月,中国电信与中国银联在上海推出“翼支付手机刷卡”业务,银联负责在原先的POS机上增加一个无线读头,而电信则帮助客户更换手机中的UIM卡,今年,这项移动支付业务将扩展到18个省市。2010年5月,中国银联与中国电信进一步签署全面合作协议。今年1月、4月、5月、8月,中国联通分别与兴业银行(25.81,-1.78,-6.45%)、交通银行(5.81,-0.37,-5.99%)、中国银行(3.38,-0.12,-3.43%)、广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2.72,-0.08,-2.86%)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深圳等多个地区,联通都与当地的银行合作推出了手机支付业务。在银联的手机支付联盟成立时,中联通和中电信早早就加入了。 

  其次,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也可能积极拉拢第三方支付平台,以迅速获得移动支付应用服务和既有客户。因为银联已经推出了自己的第三方支付业务China Pay,存在一定竞争关系。中国移动也一直宣称不想只做渠道,而希望做个“移动支付宝”,控制资金和平台。2010年5月,中国联通与腾讯公司正式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且与腾讯旗下的财付通签署了在线支付合作协议,财付通的移动支付平台的专有客户端预计在下半年推出。未来双方的合作有可能向移动支付领域渗透。同月,中国联通还携手支付宝推出“手机营业厅”,提供手机、固话、宽带、小灵通交费充值业务。 

  除此之外,第三方行业用户也是它们联合的对象。在不久前举行的“2010中国移动支付应用发展大会”上,北京电信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发展移动支付业务方面,中国电信将与第三方合作运营移动支付业务,其中就包括中国石化(9.18,-0.31,-3.27%)等第三方行业客户。同时北京联通的负责人也表示,倡导的是合作运营模式,其下的移动支付业务将有一部分采用合作运营模式。5月,中国平安(60.74,-1.75,-2.80%)与中国联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移动支付、渠道资源以及客户共享等方面全面合作。 

  中国银联的野心 

  中国银联是潜伏在行业底部的一个“野心家”,拥有众多的商户群是它的杀手锏。当中国移动企图称王的时候,却发现所有人都站到中国银联那边去了。 

  国内银行卡产业的本土企业只有第一,没有第二——中国银联独坐交椅。涉足移动支付的通讯运营商、银行、第三方支付等都是多家企业来瓜分相关市场。而掌握消费渠道商户群、具备国内移动支付资格的银行卡企业,只有中国银联一家。从这个角度看,中国银联配得上王者之称,绝对有影响诸强的实力。 

  不过,对银联而言,通讯运营商也算是目标一致的合作伙伴。银联希望通过推广手机支付提高交易规模,获得更多的交易手续费。而运营商则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增值服务收入,其前提也是更大的移动支付市场规模。运营商出用户、银联出终端,它们有动力共同打开市场。但从近期银联的动作看,银联想要的绝对不止是合作这么简单。 

  5月,银联宣布联合18家商业银行、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手机制造商等共同成立移动支付产业联盟。联盟成员包括多家商业银行,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诺基亚、联想等手机制造商,多家智能卡及安全芯片厂商等相关机构。这一举动表明,银联希望在移动支付领域起到平台的作用。中国银联的底气就是手机现场支付商户群,据称2010年底前其手机现场支付的商户数量可达10万家。  

  而这个平台恰恰也是中国移动的目标。移动支付业务只是第一步,中国移动希望可以通过手机载体,打造一个完整的手机支付产业,完成对移动电子商务的布局。但是由于中国移动和银联采取不同的手机支付标准,一直未能解决融合问题。直到6月底,中国移动相关人员表示,加入银联的移动支付联盟会。强硬的中国移动低头屈服,这让行业主导权的天平向中国银联倾斜了一些。不过,中国移动可以低头但绝不会退缩,虽然考虑了对银联标准的兼容问题,但中国移动仍将大力推动自有标准的手机支付,甚至希望将银联标准纳入麾下。  

  未来,银联和中国移动仍会继续展开平台的争夺,谁都不愿屈居幕后。它们之间的争夺由来已久,中国移动和中国银联合资的联动优势,业务内容一直比较单一,其原因就是中国移动的平台暂时还不能提供丰富的终端消费应用,而拥有消费终端资源的银联也一直未能在这项业务中获得主导权。目前,工信部正在制定移动支付产业的技术标准,运营商和银联都将参与讨论,但最终谁能占据上风还不得而知。   

  商业银行貌合神离 

  没有什么金融业务能够离得开银行。在移动支付行业,运营商、银联、第三方支付后都得看银行的脸色行事。银行也不在乎初期话语权斗争——等到行业成熟,银行家们自然会出来收割果实。 

  在移动支付产业链中,银行亦处在核心的位置,是金融业务的起点和归宿点。通讯运营商、中国银联、第三方支付中的任何一方都可以绕开另外两方,但是三者都绝不可能绕开银行来单独开展移动支付业务。 

  9月1日,《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开始施行,明确规定了银行在移动支付产业链的重要地位。支付机构间的货币资金转移、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的管理等等都必须委托或通过银行进行。这也意味着,如果想从小额业务做到大额业务,与银行合作不可避免。于是,2010年4月,广东移动以人民币398亿元收购浦发银行(13.38,-0.86,-6.04%)22亿新股,中国移动通过广东移动持有浦发银行20%股权,成为浦发银行第二大股东。中国移动间接获得了金融牌照。 

  然而,作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运营商、设备商以及中国银联等纷纷推动手机支付概念的时候,银行业却相对没那么积极。因为商业银行短期内还看不清手机支付能带来的好处。目前手机支付金融仅占电子银行总额的万分之一左右。手机支付的盈利模式也是问题,面对银联和运营商两道收费关卡,商业银行不得不担心,是否能从移动支付领域获利呢? 

  目前参与这个市场的商业银行也多是抱着增加新客户的目的,多于开拓手机支付业务。例如交行和联通共同推出的可用于手机支付的IC借记卡,广发银行与联通推出的联名信用卡,中国联通与中国工商银行(4.68,-0.09,-1.89%)合作推出的 “SIM卡+PBOC2.0”贷记卡,吸引客户办卡的作用可能更明显。由于移动支付必须绑定银行账号,浦发银行业也将从与中国移动的合作中获得新的客户资源。 

  因为处在核心位置,银行不在乎哪一方取得了移动支付技术标准的话语权,所以可以坐山观虎斗,然后坐享其成。在市场尚未成熟之前,先让各方把市场各方面做得比较完善,未来当移动支付业务普及的时候,银行会走上前沿阵地,利用已有客户资源展开移动支付产业链,参与收割行业果实。通过手机网银的平台,银行还能推广理财、购汇等多项银行业务。目前,招商银行(13.99,-0.77,-5.22%)、浦发银行等均已推出手机银行业务,工商银行和兴业银行已推出3G手机银行,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5.34,0.00,0.00%)的手机银行增加了大额转账和投资理财功能。而与运营商合作进行手机刷卡等服务的时候,用的是运营商的平台,银行只能按照用户的指令进行支付操作,而不能自由开展其他增值业务。 

  第三方支付怎么办? 

  和运营商、银联、银行等“国家队”不一样,网络第三方支付好似没有奶吃的孩子,一切都得靠自己打拼。值得庆幸的是,凭着自己对PC互联网支付的先知先觉,第三方支付具备最强的用户亲和力。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大大提高了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虽然第三方支付企业都能迈过这个门槛,但是他们并非“国字号”出身,在规模和资金实力上都无法与“国家队”、大公司们抗衡,其前景不免令人堪忧。在所有各方中,第三方支付企业可能是谈判能力最弱的了,并且也只有支付宝、财付通等少数企业才能与其他势力比肩。 

  第三方支付在基于PC互联网支付领域拥有的优势,能否有效嫁接到手机支付领域当中去是传统霸主的首要任务。在移动支付产业链中,第三方支付企业的一个价值在于提供更符合用户支付习惯的创新业务,吸引用户从传统支付转向手机支付。在韩国,移动支付市场启动的推动力很大程度来自于第三方支付企业,例如Danal,Mobilians等。它们首先发现许多喜爱购买游戏装备的年轻人,没有信用卡,也没有大量现金,推出了手机支付购买游戏装备的服务,虽然手续费很贵,但仍大受欢迎,为手机支付市场带来了一批忠实的用户。财付通已经建设了自己的开放平台(open.tenpay.com),邀请第三方开发商可以申请将自己开发的应用,如网上订餐、医院挂号、租车等项目放在这一平台上,与财付通联合运营,希望以此推动运营创新。 

  另外,手机支付市场中存在众多细分市场机会,包括帮助商家处理移动支付业务、提供安全性解决方案、提供针对不同行业的手机支付解决方案等。服务规模和经验是银行、运营商、银联所欠缺的,而这恰恰是第三方支付服务企业所擅长,因为后者更了解用户的支付习惯以及商户的需求。在美国,已经出现了许多此类公司,例如,Zong专为媒体、游戏产业提供手机帐单服务,Billing Revolution提供用于手机支付的信用卡处理平台。国内许多第三方支付企业已经具有一定的行业服务优势,例如支付宝和汇付天下在航空领域,快钱在教育领域,易宝支付在娱乐产品领域等。深耕这些市场,提高用户的忠诚度,是第三方支付在移动支付领域竞争的关键。 

  2009年,除银联外的全国第三方支付互联网支付总额达到4762.3亿元,如果将10%的交易量转移到手机上,就是476亿元,是目前中国手机支付市场总规模的近2倍。第三方支付企业早已开始关注手机支付市场,比如,支付宝开已发出可以支持Symbian、iPhone、Windows mobile三种不同操作系统的手机支付宝客户端,用户可以向对方支付宝账户付款、确认收货、水电煤缴费等 

  移动支付市场的启动给了一个淘汰小规模、无特色、少创新的第三方支付的机会。另外其它第三方支付企业也可能借由与电信、银行、银联等巨头的合作,迅速赶超支付宝。 

  抢夺行业主导权 

  从最初都希望绕过其它方独自经营手机支付业务,到形势所迫不得不相互携手,无非是为了产业的主导权。 

  事实上,手机支付业务包含很多细分市场,手机银行、手机交通卡、手机证券买卖等等,产业链中没有哪一方能在所有的市场中都具备经营优势,因此需要细分业务,根据不同企业的能力选择主导的细分市场。韩国SKT的移动支付总业务品牌为MONETA,其下又根据不同业务需求分了各类子品牌,包括手机刷卡业务的MONETAcard,乘车卡业务MONETApass,手机银行业务MONETAbank,在线购物MONETA bill等等。不同的相关方根据自身的优势获得相应子市场的主导权,例如第三方支付在手机购物,电信运营商在音乐、彩铃等虚拟产品的支付上等。 

阅读量1639
0条评论
评论

公司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裕中西里30号楼|客服电话:4006080008 | 工作时间: 9:00-21:00

Copyright@2020 号码网 北京飞翔思拓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6762号

输入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