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国移动:以三网惠三农

作者:张楠

长期以来,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移动秉承“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移动通信技术专长,以三网惠三农,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国移动统一农村信息化的服务名称为“农信通”,统一全国的语音热线和短信服务接入代码为“12582”。2006年7月启动了农村信息化“百千万”达标示范工程,同年10月,在重庆正式开通面向农村用户的移动信息平台“中国移动农村信息网”。2007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全部完成“百千万”工程建设任务,共完成490家涉农龙头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1584个信息化示范乡(镇),13459个信息化示范村。截至2010年8月底,中国移动服务全国农信通用户达5305万户。

  三网惠三农 助建新农村

  中国移动以社会责任为重,充分发挥网络优势、资源优势、业务优势、服务优势、品牌优势,以“三网惠三农,助建新农村”为总体发展策略:一是加大村通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完善农村移动通信基础覆盖网,让农民用得上;二是加大涉农信息资源整合力度,着力搭建移动通信农村信息网,让农民用得好;三是加大通信业务推广力度,着力拓展农村移动通信服务营销网,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让农民用得起。

  打造新平台 提供新服务

  推出务工易服务,搭建企业与农民工之间的信息桥梁

  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规模庞大,农民工找工作需求强烈,但信息渠道窄。为缓解农民工就业信息流通不畅的问题,中国移动推出“务工易”服务,并于2008年6月在广东、广西、云南、贵州、重庆等省区市开展试点工作。

  “务工易”通过语音、短信、网站等多种方式,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企业招工信息、求职简历登记、岗位推荐等信息服务,促进农民工就业,助力农民致富。截至2010年6月底,务工易热线累计拨打量超过220万次,短信服务用户数超过160万户,目前提供近23万个有效招工岗位。

  推出农信宝业务,满足“三农”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我国“三农”对信息化需求迫切,需要针对性强、实用的技术和市场信息。中国移动整合国内权威农业信息和政策资源,推出农信通“农信宝”服务,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向用户提供即时、权威、真实的农业信息,并有“综合版”、“种植版”、“养殖版”等不同版本满足用户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农信宝业务于2008年6月在广西、云南、贵州、重庆启动试点,截至2010年5月底发展了超过20万农信宝用户。

  建设12582网站,打造农村信息的网络门户

  为推动农信通服务的发展,满足用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中国移动积极建设12582网站,并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国内第一的涉农信息综合服务网站。

  12582网站以农信通服务承载为核心,整合中国移动优势资源,构建线上、线下无缝互通的服务体系;结合“涉农”人群的热点需求,逐步扩展服务内容,通过服务类、资讯类、科技类、互动类、生活类等多个频道的建设以满足用户对基础信息以及个性化信息的需求。目前网站日点击量超过60万次,日均独立IP访问达3.5万次,在国内涉农类网站中排名第一。

  和商务部合作,共同推出商贸易业务,推动农村商务信息化

  商务部和中国移动为推动农村商贸流通现代化,合作推出商贸易业务,通过短信、彩信、WAP、IVR和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为农民、农村经纪人、涉农企业/协会、基层商务部门等提供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使农村商务信息进村入户,助力农民致富,并提高涉农企业/协会、基层商务部门办事效率。

  双方已共同开发完成了针对农村商贸流通信息的手机报产品《农商报》,促进农产品买卖交易的《商贸易购销对接》,以及《12582热线找销路》,并于2010年7月1日开始在北京、河北、重庆等省市开通《农商报》的产品免费体验,截至2010年9月底,服务用户超过3000户。

  利用农村信息机,有效加强农村宣传思想工作

  2007年10月15日,当全国党政干部在认真收看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的同时,远在四川安县、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村民,在家里或在农田,也正通过村里的“大喇叭”收听报告,通过这些大喇叭,党的声音可以同步传到分散的农民耳中。

  中国移动为农村量身定制的“农村信息机”,解决了长期以来信息入户无法解决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为落实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中国移动通过自身技术开发,在普通移动电话终端的基础上,集成了方便农民使用的手写输入电子屏幕和自动启动大喇叭的电子控制技术,从而解决了信息入户的难题。

阅读量1959
0条评论
评论

公司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裕中西里30号楼|客服电话:4006080008 | 工作时间: 9:00-21:00

Copyright@2020 号码网 北京飞翔思拓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6762号

输入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