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重庆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节点,抢占“互联网+”战略制高点显得尤为关键。为了确保“互联网+”落到实处,重庆联通进行了科学规划,并将“新四化”作为推动“互联网+”落地的行动指引方针。所谓“新四化”,即基础产品云化、解决方案IC融合化、行业方案定制化及服务体验互联网化。
云计算通过信息网络将分散的计算、存储等软硬件资源乃至数据进行集中动态管理调度,使信息技术能力如同水和电一样实现按需供给,不仅带来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化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也成为信息时代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庆联通通过虚拟化、负载均衡等云计算技术,持续改造现有CT、IT基础设施和平台,并积极引入优秀的云应用,形成了完整的云化产品体系,使传统的通信服务甚至基础设施都能够像云服务一样快速响应客户的各种弹性、定制化需求,让传统通信产品的体验和服务质量有了飞跃。通过产品层面的融合,
重庆联通将云化的IT产品和CT产品进行模块化的组合,形成整体的ICT解决方案;通过平台层面的融合,实现在线统一集中管控,屏蔽平台差异,简化控制流程;通过客户服务层面的融合,将运营商自有业务和第三方的增值业务统一打包提供,形成规范一致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简化服务界面,减轻企业使用综合业务的管理压力。
进入“互联网+”时代,重庆市政府进一步加大对云计算等产业的支持力度。为了促进云计算产业发展、加快培育新业态,重庆市政府近日印发了《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实施意见》,首次正式提出全市云计算产业发展目标:到2017年,两江国际云计算产业园形成30万台服务器的运营支撑能力,云计算行业龙头企业超过10家,行业应用和服务企业超过500家,实现市、区县(自治县)政务系统数据中心50%以上转移到云计算平台,云计算关联产业收入力争达到1000亿元;到2020年,市、区县(自治县)政务系统数据中心基本全部实现向电子政务云平台的转移,云计算关联产业收入达到2000亿元。
作为两江国际云计算产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联通西南数据中心规划投资40亿元,可实现8500个机柜的装机容量,服务器规模达13万台。
中国联通西南数据中心一期项目于2011年10月开工建设,2014年2月建成并投入运行;目前IDC机房楼共有近500架机架相继投入使用,今年之内还将建成机架约500架,届时IDC出口带宽将由680G增加到1080G,不仅可为更多客户提供主机托管、带宽出租等服务,网速也将大幅度提升。
确保信息安全,成为云计算产品吸引核心客户的关键。为了解决云计算模式下信息安全相关技术问题,
重庆联通与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云安宝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攻关,在国内顶尖网络安全技术团队十余年的研发和成果基础上,成功研发了“云匣子”、“云加密”等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云安全产品,这两款针对云安全风险推出的内部管控和透明数据加密产品属于国内首创,受到了中央网信办专家组的认可。
依托强大的云计算数据中心,
中国联通西南生产基地打造了“1+5+N”沃云平台,并推出一系列云计算应用产品。“1+5+N”中的“1”指“沃云电子政务云”,这是由
中国联通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计算平台;
中国联通抢抓“互联网+”机遇,在教育、医疗、金融、环保、旅游“5”大行业打造了五朵行业云;基于以上五大行业云平台,联通沃云平台还可以为各企业“私人订制”,提供不同云服务,实现“N”种需求。据悉,2014年,沃云基础平台通过工信部的评测,获得可信云认证。2014年12月,为了满足个人客户及中小企业需求,
重庆联通云计算应用产品正式上线,产品包括免费1T海量存储,可分享、备份、互动的云空间;可通过联通“双4G·双百兆”高速移动宽带网络及光纤宽带实时访问云监控平台;安全、方便、快捷、可移动办公的云办公、云会议、云桌面。
重庆联通领先本地其他运营商率先推出云产品,这将进一步完善两江新区信息产业链,提升整体数据处理及交互能力,支撑本地企业大数据信息化基础设施升级,对重庆市以及西南地区云计算产业、大数据发展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