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手机支付应用普及面临六大瓶颈
手机支付应用方兴未艾。据媒体报道,从10月起,四川都江堰大部分景区门票可实现手机支付订购功能。中国银联与铁道部日前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用手机、电话、互联网等新兴支付方式买火车票将成为可能。手机支付正在走进百姓生活,那么,其将给社会信息化带来什么变化?对于物联网发展有何积极作用?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诺达咨询分析师杨娟。
记者:手机支付已经在部分地区开始试点应用,比如坐公交车刷卡、超市购物、购买景点门票等,这对人们的信息生活有什么影响?
杨娟:手机支付对人们信息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手机支付丰富消费者的支付方式,增强消费体验,使生活更加智能、个性、便捷。无论是网上购物,还是用“手机钱包”在合作商户POS机上现场刷“机”消费,手机支付相关业务都能为用户轻松解决,使用户随时随地享受手机支付的便捷。
如果手机支付将公交一卡通、企业一卡通、会议卡、打折卡等功能集于一张手机SIM卡,那么真正实现“一机在手,走遍神州”的服务将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不小的冲击。
第二,手机支付将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将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丰富、便捷的购物渠道。手机支付的便捷、快速等特点,有效解决了移动电子商务的付费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丰富多样的购物商品和购物渠道。
记者:手机支付的应用现状如何?其规模商用还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杨娟:目前手机支付还属于新兴产业,预计2010年中国手机支付用户数将达到1.97亿户,同比增长率将达到82%。尽管目前手机支付发展受到各种因素制约,但是用户量仍然呈现快速上升趋势。3G商用为更多手机应用开发提供了可能,用户也愿意尝试手机支付。2010年由于产业链的不断成熟、用户消费习惯的形成和基础设施的完备,中国手机支付将进入产业成熟期。
受电信运营商和金融机构的大力推动,我国的手机支付市场将在未来几年迎来高速发展。三大运营商都在开展手机支付试商用,为大规模商用积累经验;中国银联也已在六省市展开手机支付业务的大规模试点。2009年中国手机支付市场规模规模为19.9亿元;预计2010年底市场规模将突破30亿元;2011年增长84.12%,共计52.40亿元;2012年则有望突破122亿元,市场收入规模共计122.80亿元。
虽然手机支付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目前在规模商用问题上还是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手机支付产业链中相关行业的协调工作不够。在中国各部门之间存在壁垒,移动运营商与银行部门是两个系统,如果要完成两个系统之间的融合,将是很困难的事情;各个银行只能为本行的用户提供手机银行服务,不同银行之间不能互通。
二,中国信用制度的落后成为阻碍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最近的调查表明:国内40%的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安全性缺乏信任,只有低于15%的手机用户完全信任移动支付而65%的手机用户拒绝通过移动网络发送自己信用卡资料。超过90%的手机用户都收到过诈骗短信,手机由于携带的随身性,其丢失和损坏造成个人信息泄密的概率较高,用户对移动支付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
三,实现手机支付最核心的是安全问题。安全包括很多环节,比如存储安全,传输安全,认证安全等,而最基础的应该是认证安全。尽管手机支付技术已较成熟,而且由于手机内存小,供黑客施展、发挥技术优势的空间小,手机支付相对安全。但这并不能打消消费者在安全方面的顾虑。
四,技术的多样性和标准的不统一。虽然为手机支付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技术选择,但也往往造成各种模式的移动支付各自为战,不能形成合力,并在短时间内获得规模性发展,这也是手机支付业务不能等到迅速推广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法律保障的缺位是制约手机支付发展的另一问题。已有业内人士呼吁应像网络支付安全立法一样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体系,以保障手机支付用户的相关权利。目前我国现行手机支付的政策还不完善,手机消费类增值服务费的征收无法律保障,市场管理较混乱,使得消费者难以对手机短信消费维护应有的权利。
六,消费者的使用习惯也是影响手机支付普及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决定消费者使用习惯的因素包括手机支付的安全性、私密性、便捷性、易用性以及消费者自身的习惯。手机支付仅占用户所使用的手机应用服务的很小份额,远落后于手机阅读、手机游戏、手机邮箱等其他应用。这说明用户对手机支付的使用习惯尚未形成。
记者:电信运营商、银联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等都在加快推进手机支付发展,如何打消消费者对于手机支付应用的顾虑?
杨娟:消费者对手机支付最关心的三大问题是交易的安全性、交易的私密性和交易的易用性。手机支付产业的相关厂商应该联手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技术使用环境和技术支持。
对于交易安全问题,运营商除了妥善处理“黑卡”“乱收费”等问题外,还要做好手机支付的安全保证,这可以借鉴日本和韩国的方式。在日本,移动运营商把移动支付作为重点业务,交易的信号经过多重加密,与各银行间使用专线网,银行业和消费者对这一业务的信赖程度十分高。而韩国的做法是手机终端设有具备特殊记忆卡的插槽,能储存银行交易资料,并进行交易时的信息加密。
对于交易私密性,首先,必须防止用户个人资料泄露。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用户的信息私密性。其次,健全资金交易的安全保障体系,防止用户信息被盗取,减少交易风险。
对于交易的应用性,产业的相关厂商有效合作,真正实现交易的方便、通用性。目前,手机支付的形式大多是基于WAP技术或短信平台来实现的,说到底其实是网上银行的延伸。如果支付手续步骤繁琐或者可消费场所有限制,还是会打击用户使用手机支付的积极性。
记者:中央多次强调要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和应用,那么,手机支付对于物联网应用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杨娟:手机支付只是物联网极小的技术应用,主要是解决机对机的信息交换问题,然而该技术在手机支付上的有效应用并取得一定的市场收益,将对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手机支付有效促进了物联网应用的发展。手机作为支付方式的新媒介,集多种应用服务于一身,使用户可以通过单一介质实现多种服务,为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丰富了生活内容。
手机支付是用户体验物联网所带来便捷生活的一种方式,通过使用手机支付方式,增强了用户使用物联网的信心、提高对物联网技术改变生活的期望。服务需求的增加必将促进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的推广步伐。
其次,手机支付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推广经验。手机支付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除技术本身有需要突破的瓶颈外,业务的推广过程也遇到了诸如法律法规支持缺乏、行业合作程度不深等问题。这为物联网相关技术的应用推广起到借鉴作用。
最后,物联网应用的发展需要一定过程,手机支付的成功将为其提供积极信号。手机支付发展至今,在用户规模以及市场规模上都有极大的进展。特别是市场规模,随着手机支付技术的不断完善,产业链协调、信用制度、相关配套法规用户习惯培养等问题上逐步得到有效解决后,整个市场的规模的增长速度令人兴奋。这为大力推广物联网其他应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阅读量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