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目前在泉州市,中国电信教育资源云服务平台已接入800多所学校,覆盖率达47%,其中,有70多所学校、8万多名学生使用“智慧校园卡“,翼校通家校互动平台更是成为全市31万名学生的共同选择。据了解,教育资源云服务平台是
中国电信泉州分公司响应国家教育部“三通两平台”的建设目标,依托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优势打造而成的。教育科学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员表示,通过
中国电信教育资源云服务平台,校方可将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多样的教学应用引入课堂,有力推动了地方教育教学信息化发展。
“微课”比赛吸引1614名教师参加
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今年年初,
中国电信泉州分公司还与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联合举办了“福建教育云”杯中小学教师“微课”比赛。据了解,本次活动覆盖全市全学段(含高、初中、小学幼儿园)全课程,参赛老师可以上传自己制作的优秀课件、微课件,进行展示、传播,参与投票评比。
中国电信教育资源云服务平台为本次比赛提供技术支撑,承载了大容量的视频内容存储及转发。据
中国电信泉州分公司教育云客户经理小方介绍,为确保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
中国电信泉州分公司成立了专门技术小组,攻坚网络带宽及视频服务器、投票程序设计等技术难题。
据悉,截至目前,此次活动吸引了泉州市417所学校参加,参赛作品数量达1640件,参赛教师有1614名。小方表示,目前比赛正处于评选阶段,今后将对平台上的优秀作品进行深度挖掘、再传播,同时将作为今后
中国电信教育资源云服务平台的永久性资源,推进教学资源共享。对于此次活动,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表示很满意,“教育云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了全市教育资源的交流,有利于提升教师的课件制作水平。”
31万名学生使用“翼校通”
家长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孩子在学校的安全动向;老师可以用手机实时传递公告通知、家庭作业、考试成绩、校园动态等资讯,随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反馈;学生回家后,可以通过丰富的课件视频资源继续学习……在永春桃城实验小学,翼校通平台让家校互动更加便捷,为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我儿子是个小马虎,经常回到家忘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前都要打电话咨询老师,打扰他们实在很不好意思。现在有了翼校通,打开手机客户端一看,一目了然,方便多了。”家长梁双源如是说。据了解,“翼校通“在电脑和手机客户端上的应用全部与学校的教学管理规则相匹配,家长使用起来清晰明,同时还有短信提醒功能,可避免由于家长忙时家校信息丢失的问题。
此外,“翼校通“还提供亲情电话等功能,学生可以通过一张电子学生卡在学校内获得一定量的免费通话,将学校、老师、学生、家长有机联系起来,满足了教师、学生、家长之间交流沟通的信息化需求。
除了增强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之外,“翼校通”还能在日常生活中协助学生补充课堂外的知识。该平台通过融合众多教育资源,实现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面覆盖,所包含的视频课堂、数字题库等内容都与老师的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协助学生课外学习。而这些功能只需要学生通过手机客户端或是电脑网页登录就能随时查看。
据了解,目前在泉州市,已有31万名学生使用“翼校通“。
“教育云”覆盖泉州47%学校
除了“翼校通”,依托
中国电信教育资源云服务平台建设的教育信息化应用还有”班班通“、”远程同步互动教学系统”、“智慧校园卡”等。
通过“班班通”平台,老师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更直观、生动地感受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课堂活跃度和专注力,提升老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同时,由于平台上拥有丰富的与教材同步的教案、课件等教育资源,老师备课时可从海量资源中选择与课程同步的优秀教案进行参考、学习;也可将自己的课件上传至平台,供上课使用或与他人共享,大大提高了备课质量和效率。
“智慧校园卡”则让学生轻松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也为校方提供了更为有效的组织管理模式。比如,在校内,学生进出校门不再需要刷卡,系统将自动记录学生到校和离校时间,并将相关信息及时推送给家长和老师;根据学校排课情况,系统能记录到课和缺勤情况,实现即时点名、实时统计、缺勤提醒等功能,并将数据推送至教师手机……目前,泉州市已有晋江子江中学等70多所学校、8万多名学生使用
中国电信的“智慧校园卡”。
作为泉州信息化建设主力军,近年来,
中国电信泉州分公司积极助力本地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在为学校提供基础宽带网络服务的同时,积极响应国家教育部“三通两平台”的建设目标,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优势,打造出了教育资源云服务平台,并不遗余力地推动其在各个学校的应用。
据了解,截至目前,泉州市已有800多所学校接入
中国电信教育资源云服务平台,覆盖率达到47%。教育科学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员表示,
中国电信教育资源云服务平台已经成为泉州本地重要的教学资源平台以及家校互动平台,在提升学校管理效率、教师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资源个性化共享、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