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互联网企业和终端厂商对通信市场核心价值链的蠢蠢欲动,以及新兴互联网企业的快速成长,我们必须有所行动。”一位广东移动数据部人士坦言。
进入2011年,以微博、电子商务、团购等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媒体和商务应用热潮席卷网络,给移动互联网的内容采集、信息传播模式、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带来深刻影响。为此,三大运营商纷纷致力于打造各类社交应用,在推出自有IM软件的同时也加大了与互联网企业在微博等社交应用领域的合作,以增强自身在移动互联网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电信运营商看来,基于
手机号码而建立起来的社交关系将比基于互联网的社交关系更为稳定可信,利用这一优势,8月15日,
中国联通正式推出“沃友”,强化对社交应用领域的布局;9月28日,
中国移动的“飞聊”正式登陆各大Android平台的第三方应用市场,并于10月26日展开公测;10月18日,
中国电信秘密研发的同类型软件“翼聊”也出现在了公众的面前。至此,三大运营商角逐社交应用领域的新格局正式成型。值得一提的是,
中国移动内部人士近日透露,明年移动还将投入更大的营销力度以将“飞聊”推向新一代IM软件的更高位置。
此外,今年以来三家运营商纷纷加大与各个微博平台的合作力度,建立了各自细分的营销、客服体系,以进一步加强与用户的互动性,提高数据流量增长。以
中国联通为例,今年率先发布“悦TV”平台,引入视频微博功能,从而使用户可以通过iPhone和Android系统终端、PC电脑终端等在“悦TV”平台实现手机即拍即传。可以说,这种基于微博联系的新型视频用户关系,将为电信运营商未来更加深入的社交应用推广积累稳定的使用人群。
但是,电信运营商也并非将高枕无忧。今年以来,互联网大佬们扎堆推出相应的应用产品,米聊、微信等类Kik应用打着“免费、省流量”的旗号争食“移动互联网蛋糕”,这无疑给原有的移动通信领域带来了新的变数。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移动互联网的忽然而至,不仅带来了网络上的压力,而且还带来了对传统电信运营的体系结构和盈利模式变革的迫切需求。而要解决这一问题,三大运营商未来还应进一步增强对移动互联网用户需求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