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经济”的理论在通信业似乎表现的更深刻了。运营商通过一次次的集采诠释了通信业对“规模”、“经济”的理解。简单来说:设备商在集采中获取规模订单,运营商也通过集采降低投资来收获经济,一场各取所需的“双赢”运动就此展开。
如果单从集采结果来看,这确实是一场双赢:市场竞争被高度集中于集团公司,凡是规模较小、商务能力欠缺、技术不足的企业迅速被清理掉,几轮弱肉强食之后,电信设备市场被催生成如今的“寡头垄断”,几家设备商分刮了整个电信市场。集采的经济效果越来越明显:集采机制下,价格竞争越来越明显。达到节约建设成本目的的运营商充分压缩了设备商的剩余价值。
然而,这看似双赢的市场运动却也逐渐在规模经济噱头的掩盖下形成了难以察觉的产业陷阱。最先深陷泥潭的是光纤光缆产业。2009年起,国内几大光纤光缆厂商在接近成本甚至低于成本的“低价”之下难堪重负,而低价的原因则是
中国移动集采机制中的反向竞标——价格最低者胜出。这种机制下衍生出产业的投机分子:通过低价中标,然后在生产环节中偷工减料以节省生产成本,缺乏质量监管体系的运营商很难检测出不合格产品。产业链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设备商“陷阱”则大多集中在接入网设备,也就是宽带设备。2010年
中国联通的PON集采中,某设备厂商为扩大规模做出过“1元1个端口”壮举。但今年刚刚结束的
中国电信PON集采则上演了设备商的“倒戈”。
中国电信最初对价格估计过于乐观,规划了40万端GPON设备采购量,但集采时GPON设备商最终保持了理智,最终GPON价格高于预期,GPON采购量也缩水到25万端,而剩余的设备额由依旧低价的EPON补充。在设备商与运营商的博弈中,设备商基本没有话语权。
影响其实要比表面看起来严重:国内光纤光缆厂商每年的研发资金仅占收入的3%,而国际光纤巨头康宁的研发资金占比高达11%。所以,国内企业很难跟上康宁的步伐,更不用说是引领产业。
对于设备商情况可能更严重,因为低价下的规模扩张极易触及天花板,而且毫无品牌溢价能力。低价格不是绝对优势,高溢价、高利润才是。这不是长久之计。
而运营商也不完全是受益者。因为光缆的偷工减料曾爆发过规模性质量问题;如今的光纤入户工程也频发断网事件。从这些集采后遗症中可以看出:运营商选择价格的时候,很难找到价格与质量的平衡点。而且,运营商也没有指定机制来做到这种平衡。集采所节约的不仅仅是成本,还有质量。
作为市场主导者的运营商所主导的不能只是价格,产业需要运营商在价格、质量、技术之间寻找平衡点,并且建立机制保障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