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支付行业新棋局 移动支付3年后将成主流

作者:侯小洁
从最初的互联网支付入手,到此后的POS收单,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客户群、业务类型,与银行的重叠范围日益增加。

与此同时,凭借灵活的业务创新能力等优势,第三方支付公司又与银行共同做大了支付行业的蛋糕。

在当前支付业务爆炸式增长的背景下,应该如何评估整个中国支付行业的现状;支付链条日益复杂,主体日益增多的背景下,各方该如何寻找自身的角色定位;中国支付业下一步的发展重点在哪里?

近日,《第一财经日报》邀请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以及专业咨询机构的多位资深人士就上述问题展开了圆桌讨论。

支付行业新棋局

嘉宾

光大银行信用卡总经理 戴兵

中国银行电子银行部助理总经理 董俊峰

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新兴支付网络部总经理 余金桥

农业银行电子银行部电子商务处副处长 谢凯

浦发银行北京分行银行卡部总经理 杨丹菊

支付宝副总裁 樊治铭

德勤中国金融服务业卓越中心 李军

不管商业银行是否愿意,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崛起,已在一定程度上与银行构成了竞争关系,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竞合关系。

从最初的互联网支付入手,到此后的POS收单,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客户群、业务类型,与银行的重叠范围日益增加。与此同时,凭借灵活的业务创新能力等优势,第三方支付公司又与银行共同做大了支付行业的蛋糕。

根据易观智库的调查,2011年,中国网上银行市场全年交易额达到780.94万亿元;截至2011年底,网银注册用户数更是达到4.34亿。

4.34亿的注册用户相当于日本总人口的3.4倍,也是美国总人口的1.4倍;780.94万亿元的规模则相当于中国2011年47万亿元GDP的16.5倍。

“客户良好的体验最重要”

戴兵:在我国支付体系中,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加入推动了多元化支付的发展。如果没有方兴未艾的第三方支付的参与,有可能磁条卡支付的主导地位持续的时间会更长。但是,在这个多元支付的发展过程中,谁能最终像现在的磁条卡一样“一统江湖”,我觉得很难说,可能是指纹,可能是人脸识别,可能是瞳孔,也可能是手机。支付技术本身其实很简单,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技术实现不了的。那么什么是支付发展的关键呢?

我在国外旅游的时候,碰见一些不了解银行卡业务的游客,他们纷纷将自己的亲身体验理解为银行卡境外支付的规则,并将这种“体验规则”加以传播。这说明,无论收单机构、发卡银行、银行卡组织怎么想、怎么定,在用户端,客户的体验就是最终的检验结果。因此,支付市场最终走向何方,如何形成全球化的“好用通用”的支付新格局,不仅在于支付链条中各参与方的选择,更为重要的是客户良好的体验,以及在良好体验基础上的传播。

当然,在推动支付产业发展过程中,收单机构、发卡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等等,需要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本分,这样才会形成正向的力量,把整个支付产业推向更健康的发展方向。目前,支付链条上的各参与方想法太多,做法太乱,越俎代庖,支付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基本上是发卡银行和持卡人被“扛”了。因此,从监管层面促使支付链条中各参与方做好各自应该做的事是当务之急。 

“电商大战,倒霉的是第三方支付公司”

樊治铭:要从消费者的角度去考虑,很多东西不是说你做出来你觉得好,用户就一定会用。

电子银行确实在中国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但是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技术开始出现。

预计到年底,支付宝的快捷支付用户会超过1.2亿。而电子银行发展这么多年下来,估计真正使用的用户不会超过3亿,但快捷支付才一年半的时间就达到1.2亿。快捷支付的快速增加,是用户的选择,是用户自己愿意去绑定。

举个例子来说,跟手机一样,今天所有人用的不是iPhone就是安卓操作系统的手机,已经很少有人用诺基亚了。这就是用户自身选择的结果。

对于创新支付,一定要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就像iPhone只有一个Home键一样。为什么就只有一个按键?因为用户开了很多窗口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可以按一下Home键回到主界面,这就是苹果公司的设计理念。

目前,iPhone手机销量很好,但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原来的账号把用户信用卡的账号信息全部绑定。这一点,之前大家都没想到,如果苹果要转成支付公司的话,凭借这些绑定的信用卡,一夜之间就能成为全球的支付公司。现在我们可能还觉得无所谓,但是若再过3年,这个市场可能跟中国的企业没有任何关系了。

今天如果支付宝不推出快捷支付,苹果公司随时都可以做支付,一旦苹果真正转身做支付的话,中国的企业一点机会都没有。无论是从民族的角度,还是从商业利益的角度来讲,希望支付链条的参与各方能将利益格局、分成模式共同理顺。下一步,支付宝希望和银行一起坐下来,就费率问题,形成一个良性的合作机制。

京东、苏宁的电商大战,最倒霉的是第三方支付公司。因为电商盈利的空间本身就非常小,唯一能压榨的就是支付公司。所以,支付费率一直往下压。

一个酒店一天真正的流水也许只有100万,支付公司收取1%的费率,酒店可以接受。但像天猫这类的电商,一天交易额高达20亿或30亿,支付公司要收1%的费率,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支付是非常微利的行业,只有规模大了以后才能形成利润。但现在国内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做的业务十分雷同。

各支付参与方应共荣共存

余金桥:很多时候支付手段技术并不是主要的东西,技术的目的是更方便、快捷、安全地让用户把钱花出去。无论是磁条卡,还是手机支付,客户的体验是我们最终核心的目标。

在这方面,对于银行来讲,应向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第三方支付公司学习,因为它们更贴近市场,更了解用户需求。第三方支付公司对市场的敏锐性、对客户体验的把握远远超过银行。

对于银行而言,要上一个新的产品,这个产品经过银行内部的各种委员会评审,整个一圈审批走下来,长的甚至会持续半年的时间。而在第三方支付公司,根本没有如此长的审批链条,其应对市场的反馈十分迅速。当然这也造成了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不足之处,即缺少一些规矩,缺少一些管理。

个人认为,现在第三方支付的迅猛发展,最直接的冲击实际是银联。当然,混乱的网络支付竞争也扰乱了这个新兴的市场,带来了很多潜在的风险,比如客户资料的泄密等等。第三方支付作为迅速发展的渠道拓展方,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和它们合作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董俊峰:商业银行面临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和服务智能化的严峻挑战,如果不去大胆创新,不去主动转型,确实面临很大的经营压力。

首先,央行今年6月的不对称降息实际上拉开了利率市场化的序幕,银行利差明显收窄,未来银行以传统的利息收入为主的旧有经营模式已经基本接近尾声。全球银行Top 10里,中国有多家大型银行上榜,但高盈利水平不代表高盈利能力。

第二,金融脱媒是今天非常普遍的现象。例如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出现,还有互联网公司的出现,它们也在做一些金融业务,银行所主营的金融服务领域,新的市场进入者正在分流这些原属于传统银行的业务和客户。一方面在金融脱媒,另一方面,在市场新进入者和传统银行之间,存在监管标准的不对称。

第三,互联网新兴的应用和移动互联一些新技术的出现,降低了金融服务的门槛。银行是相对比较稳健保守的行业,这方面的创新文化和反应速度相比前者要滞后和缓慢得多。

所以这三个方面决定了银行必须转型发展、创新发展。

说到支付创新,有两个方面建议,一个是支付产品创新,银行必须要学习和注重客户体验的变化,快速调整产品创新和研发策略,优化面向客户服务的交互界面,程度地提升随时随地随心的客户体验。另外一个方面,支付链条的各个参与方,应在大的生态环境里共荣共存,有序发展,监管部门在协调市场秩序以及加强相关业务和技术标准规范监管方面,有进一步发挥作用的空间。现在,我觉得这个市场的发育和发展,多少有点无序的状态,大家都是只管自己闷头发展,没有去深度思考这个行业如何在一个健康的生态空间里协调发展,如何走得健康,走得平稳,走得可持续。

戴兵:从今年各家银行中报来看,银行存贷利差在收窄;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加之GDP增速放缓,银行业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盈利压力将越来越大。从这点上看,银行业在与支付链条上各个参与方合作过程中,在业务收入方面已经没有让步空间。

杨丹菊:在移动支付领域,的问题不是技术,而是环境的问题。浦发银行推动支持非接触方式的金融IC卡,只能跟在后面做,因为这个市场不是中小银行能推得动的。

各家银行都在同一艘船上,除非像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国有大行肯放弃暂时的利益去推动这个业务,改善市场环境,否则对于跟随者而言,无法改变大环境,只能采取跟随策略。
阅读量855
0条评论
评论

公司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裕中西里30号楼|客服电话:4006080008 | 工作时间: 9:00-21:00

Copyright@2020 号码网 北京飞翔思拓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6762号

输入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