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特大地震已经三周年。目前,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全面完成,共累计投资188.8亿元,新建移动通信基站2.24万个,所有县城实现了3G覆盖,全面实现行政村村村通电话、乡镇乡乡通宽带。
3G网络覆盖所有县城
据悉,汶川地震灾区通信恢复重建投资188.8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103%,新建移动通信基站2.24万个,达到3.35万个,为震前的3倍;新建传输光缆4.28万皮长公里,总数达到10.8万皮长公里,为震前的1.66倍。同时灾区宽带接入能力大大提高,城市基本具备户均8M以上接入能力,超过80%的农村地区具备户均4M以上接入能力,北川新县城已具备户均20M以上宽带接入能力。所有县城实现了3G覆盖,通电话的行政村、自然村比震前分别增加289个、1840个,全面实现行政村村村通电话、乡镇乡乡通宽带。
截止2011年4月底,灾区电话用户总数从震前的2147万户增加到3213万户,增幅50%;宽带用户比震前增加109万户,达239万户,增幅84%。电信服务网点比震前更完善,电信服务产品和内容更丰富,基本达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为任何个人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同时,还积极开展IPTV、手机电视等新业务应用。
实施共建共享节省1亿元资金
据了解,对北川县、青川县、绵竹汉旺镇、汶川映秀镇四个重点重建城镇,专门制定了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规划,全面推广实施通信管道、铁塔、移动基站等设施的共建共享。灾区重建的10条长途传输光缆和移动基站、杆路、线缆、管道、局房等设施普遍采用共建共享方式,有效改变了以往基站林立、管线纵横的状况。同时,积极推进通信管道与市政管道联合共建、通信光缆与公路同步建设,与广电系统共建共享铁塔和传输光缆,与成都军区共建都江堰至马尔康长途传输光缆。
通过共建共享,节省1亿元建设资金,并节约了50%以上的土地占用和大量能源、原材料消耗。
促进三网融合布局无线城市
更重要的是,重建后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全面增强,建成了全国的专用超短波应急通信网;由卫星应急车、超级基站、IDR应急站、便携式卫星站组成的应急装备系统已覆盖全省21个市州的所有县、大部分乡镇和主要交通干线。同时,建成专业化应急通信保障队伍,成立了四川省应急通信保障基地和四川民兵应急通信保障大队,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演练强化应急队伍能力,可在30分钟内实现应急人员的集结待命,5分钟内实现对全省移动网络的有效管控。
据飞象网了解,利用重建机会,灾区还大力推进3G、宽带通信、移动互联网发展,促进三网融合,积极建设“无线城市”基础设施,推进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应用,成功实现了成都、眉山、资阳本地电话网并网。绵阳成为全国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成都成为“海峡两岸产业合作无线城市试点城市”。
3家运营商5年协议支持重建
据了解,
中国电信、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三家运营商分别与四川省政府签订了为期五年,投入1000亿元支持四川灾后重建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已累计完成54%的项目投入,大批重点项目纷纷建成投产。西部信息中心暨成都数据灾备中心成为西部的数据灾备中心;多媒体呼叫中心支撑了成都打造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使四川成为全国“数字音乐第一省”;
中国移动一类IDC落户四川,成为“中国西部移动互联网示范基地”。
2011年一季度,四川省通信业务收入达110.2亿,同比增长10.1%。电话用户总数达到5828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3156万户,互联网用户数达569万户,3G电话用户达291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