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资费出炉了,包月套餐不是限时就是限量
中国移动设置了4款按流量计费的套餐,分别为50元包500MB、100元包2GB、200元包5GB以及300元包10GB.每月超出的部分按0.01元/KB收取。
中国联通在友好体验期间推出的
3G上网资费方案,同样沿用了手机上网的计费模式,以150元包3GB的套餐为主。
中国电信的
3G资费方案独树一帜,继承了ADSL固定宽带按时长计费的模式。目前,广东电信仍然沿用天翼CDMA放号时的无线上网资费标准,为0.1元/分钟,6月30日推广期之前每月赠送3个小时的无线上网时长。
3G商用较早的北京电信,已经推出了专门针对3G无线上网的3种包月资费套餐,分别是:160元包300小时本地上网和5小时国内漫游上网;200元包200小时上网时长(不区分本地和漫游);300元包360小时上网时长(不区分本地和漫游)。每月超出部分按0.05元/分钟计算,封顶费用为1000元(不包括港、澳、台地区)。随后,该种资费方案预计将会为其他省份的电信公司所沿用。
无线付费莫回固网歧途
3G资费标准一处,业界一片哗然。
一项网上调查显示,5万多名参与投票的网友中,74%的人认为目前的
3G上网资费过于昂贵。在计费方式上,86%的网友倾向于“包月,无限量”;在每月的消费支出上,55%的人能够承受50元以下的支出,38%的人能够承受50-100元的支出,也就是说,超过九成的网友每月用于
3G上网的消费预算在100元以下。
这是否意味着3G的资费标准不合实际呢?
那么我们看一下用户何以认为资费太高。调查中一个网友抱怨“一部高清电影500MB左右,100元能看几部?”。这句话放在固网宽带,一样是抱怨包月宽带费的理由。目前在网络应用上,最消耗带宽的就是在线影视,所以用户很自然地以影视来衡量资费是否适合。
但是固网包月收费带来的网络影视应用,除了繁荣了以BT、迅雷为载体的盗版泛滥,对产业链贡献了任何价值吗?运营商、影视出品方都没有能在网络影视上赚到钱,其根本就在于包月式的付费方式—–难以分清楚哪部分费用由哪部分应用产生。于是,即便如
中国电信,手持4000万宽带用户,却没有办法形成类似于移动梦网的产业链,提高ARPU。
中国移动从无线上网的开始,就坚持了为应用单独付费的模式。正是坚持了这一点,才让
中国移动有了日进3亿的能力。可以想象通话费变成包月,
中国移动以及这个产业链会是什么情景,无线数据业务需要这样的明天吗?
期待以流量分成给SP付费
无论是按照时长还是流量计费,终究是要以适合的产品作为用户应用。
如果只是按照传统的“移动办公”思路,移动运营商仅仅收取用户上网收发邮件、在线聊天等“过路过桥费”,不但收入模式单一,而且激发不起来应用服务商的参与,难于形成3G应用产业链。
移动运营商应允许合格SP,开发诸如影视、游戏、交友等应用包,由用户自行选择。用户不应该为这些应用付费—-这是之所以上3G来的原因;但额外收取流量费—-这是使用3G占用通道的代价;流量费与SP分成—-这是吸引用户上3G之路的源动力。不同的应用,按同样的付费方式和标准,杜绝了定价和分成机制上的腐败。
通过流量分成,还可以防止SP在2G时代出现的订购陷阱—-用户只有反复、多次使用其应用的,才能为其带来价值;而虚假注册或自刷卡用户无法真正的使用业务,就不会产生流量收入。
对于用户,喝多少水,用多少水。有钱的喝纯净水,没钱的喝自来水,公平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