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放在办公室或家里的台式电脑,与随身携带的手机似乎很难联系起来,但移动互联网的加速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让二者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记者身边的亲戚朋友,用手机上网的越来越多,记得前年回家过年时,“60后”的小姨让我常去“踩踩”她的QQ空间,而到了2010年秋天,她竟然开始用智能手机上微博了!
据CNNIC最近的统计,我国的网民规模已达4.57亿,而手机网民突破3亿,相当于整个美国的人口数量。在3个网民中就有两人使用手机上网,这给智能手机及其他智能终端提供了绝佳的发展机会。智能手机发展势头良好,平板电脑、电子书等中型屏幕的移动智能终端,也在填补智能手机与台式电脑之间的需求空白。从常识上讲,一种新产品的兴起,不可避免地会挤占既有产品的市场份额,但完全替代却不常出现;而从更根本的产业背景来看,智能移动终端对台式电脑市场份额的挑战,从终端上体现出移动互联网对传统互联网的替代效应。
比尔·盖茨创立微软之时,“只希望将Windows系统植入每一台桌面上的电脑”,台式电脑也因此变得更加智能;而手机的智能化,让电脑因操作系统带来的优势消失殆尽。越来越便宜的智能手机,加快了其普及速度,在北美市场,智能手机的出货量有望与普通手机持平;各式各样的手机应用,也让手机的基础通话功能变得越来越像一个“附加”功能。
除了智能手机之外,平板电脑、电子书等移动智能终端也在“分流”用户对传统电脑的使用时间。有人说iPad是个随时随地享受高画质的游戏机,但苹果公司CEO乔布斯对此可能并不认同,因为iPad 除了强大的游戏功能,还可以充当一位贴心的日常商务办公助手,做一本优质的电子书,或一部高配置的
上网本。
目前,尽管9.7英寸屏幕的iPad占据了平板电脑的主流,但也有越来越多厂商推出7英寸平板电脑,这些厂商将平板电脑推向小型化,主要是为了使之与笔记本电脑及
上网本形成明显的产品区分,以避免出现“左右手互搏”的现象。然而,平板电脑到底如何定位,至今业界也没有统一的意见。一部7英寸大小的智能终端,在外观上更接近于一部超大屏幕的智能手机,而非所谓的“电脑”。平板电脑在硬件和软件配置上与笔记本电脑相近,其尺寸介于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之间,实际上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如果缺乏独特的功能或应用,将很难创造持续性的需求。但随着终端融合进程的加快,这个问题可能将成为历史,用户将更加关注终端所采用的操作系统、对网络多样性的支持程度、使用及携带的便捷性、是否拥有个性化的特色应用等等。
对运营商而言,不论用户使用何种移动智能终端,都需要网络支撑“给力”,移动智能终端带来了巨大的新增无线数据流量,需要运营商对3G网络、WLAN、Wi-Fi等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我国3G在经历了2009年的大规模网络建设,2010年的规模商用之后,有望在2011年迎来3G用户规模的大发展。为了满足用户井喷式的3G终端需求,运营商纷纷展开了大规模的3G终端集采和定制行动。
中国联通在年初宣布将大规模集采7款高性价比WCDMA产品,采购总量约500万台;
中国电信表示2011年的 CDMA终端需求量将达6000万部,其中3G手机超过一半;
中国移动也将大规模推出高性价比的TD智能终端,让TD用户发展再上新台阶。2011年,国内3G市场如果发展顺利,3G用户规模将有望过亿,如果用户对3G的需求得到充分释放,用户规模甚至有望超过1.5亿。
目前,移动智能终端逐渐呈现多元融合的特征,此时正是运营商介入其中的好时机。运营商应扩大定制终端的范围,在定制手机和无线
上网卡的基础上,定制优秀的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产品,配置强大的无线网络功能,并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嵌入特色应用,开展差异化营销。如针对新闻行业用户,内置高效快捷的采编及发布系统;对金融证券类行业用户,内置专业的数据分析及交易软件等。
3G让移动互联网时代加速到来,智能手机及其他移动智能终端也因此步入加速增长轨道,尽管其拥有美好的前景,但就绝对数量而言,包括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和
上网本在内的个人电脑(即PC)目前仍是王者,移动智能终端暂时处于“王储”的地位,至于“王储”何时能登上王位,最终还得由各位消费者的“投票”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