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重庆。朝天门码头熙熙攘攘,嘉陵江和长江泾渭分明。处于长江上游的重庆,掀起一阵又一阵的改革波涛,一系列创举也在这个城市身上不断发生:“地票”交易的创建,内陆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的力度……这一切的变革,都让这个城市熠熠生辉。19日,第三届国际服务贸易(重庆)高峰论坛间隙,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接受了和讯网独家访谈。
1.“地票”能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并可能增加耕地
和讯网:2008年12月4日,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挂牌成立,农村土地交易所主要从事“地票”交易。可谓是全国金融界和房产界的一大创举。目前进展如何呢?
黄奇帆:目前进展很好。截止2010年9月,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共进行了17场地票交易,已交易地票29720亩,成交总金额36.07亿元,最高每亩价格达到了20万元。重庆这种创新的地票交易制度,不但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起来,确保一定的耕地面积,同时也让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土地溢价可以反哺农民。具体数字你可以到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了解。
世界上许多国家城市化、工业化的历史证明,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社会的耕地会有所增加,然而,我国的这一进程却遇到耕地减少的问题。其原因在于,许多国家农民在农村的住宅、村落用地一般比较散、杂,投入产出率低,用地量大;进入城镇以后,用地集约度加强、用地量减少,在增减挂钩的情况下,耕地出现增加。
我国城市居民的住宅、教育、卫生、生产等各种用地相加,人均约需100平方米。2亿农民工进城约需用地200亿平方米,即2万平方公里;而其在农村的宅基地、建设用地约需4万平方公里。如果城乡土地增减不挂钩,不退出这部分土地,2亿农民工进城后共占用约6万平方公里土地,耕地面积就会受到影响。
在这一背景下,重庆积极探索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特别是通过“地票”交易使远郊农民的宅基地能参与流动。如果这一试验取得共识,农民工进城后逐渐退出农村的宅基地、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最终将能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并可能增加耕地,同时增加了城乡的市场化要素。
2.重庆的GDP高速增长是一种均衡的、比较合理的增长。
和讯网: 在内陆经济发展以及建设开放高地方面,重庆从哪些方面着手?
黄奇帆:重庆作为中国内陆的一个中心,按照中央的要求,正在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西部开发的增长极和城乡统筹的直辖市。重庆作为中国内陆的一个中心,按照中央的要求,正在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西部开发的增长极和城乡统筹的直辖市。最近几年,按照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要求,我们应该说是发展速度加快了。尽管有金融危机的冲击,最近三年重庆的GDP增长基本上保持在15%左右的增长,我们2008年是15.3%的增长,2009年14.9%的增长,今年1——9月份17%的增长,总体而言是在一个发展的快车道上。令人高兴的是,我们这种增长是一个全方位的增长,我们的工业增长、旅游业增长、商业零售业的增长、房地产业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外资的增长、进出口的增长,全方位的都是两位数,都是20——30%甚至50%以上的增长。因为各行各业都是快速路,所以形成的GDP高速增长是一种均衡的、比较合理的增长。
3. 重庆连续三年保持外资到位数增长率全国第一的三大举措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开始转变增长方式,以前是出口拉动为主,比较全面的一个开放和出口拉动,现在逐渐转向出口和内需并重,以消费拉动为主,国家更多的是在加大力量进行西部开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身处西部的为什么提开放高地建设呢?我们是认为西部的开放比中国沿海地区至少晚了十年甚至十五年,如果不补上开放这一课,我们在启动内需的过程中,就不能更好地进步,因为沿海已经开放到了很高水平,现在回头来发展内陆。内陆的企业、城市,如果在不够开放的条件下,搞这些埋头苦干的内需拉动的活,其实时间长了,不管是水平还是方法都会出问题。我们不是搞闭门造车,不是搞封闭环境下的内需增长,我们已经进入了WTO,中国的任何一个城市都该融入世界,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启动内需,那么在这个意义上讲,重庆最近几年是加快了内陆开放高地的建设,我们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在2007年的时候,我们一年引进外资到位数只有10亿美元,到2008年的时候我们到了20多亿美元,2009年是40亿美元,今年一到九月份,我们引进外资到位数增长了50%,预计全年能保持增长50%的纪录,也就是说我们今年是可以达到60亿美元到位数的。60亿美元在中国沿海不算很多,整个中国一年引进外资大体上在800亿到900亿美元,那么我们西部12个省统统加起来,包括东部地区在内所有的省加起来,是200多亿美元,20多个省200多亿美元,沿海有600、700亿美元,所以内陆来说,各个省平均就是十几亿左右,我们能够有60亿的话,我们已经是内陆20个省利用外资绝对数的一个地方,我们连续保持了三年外资到位数增长率全国第一,今年也一样是全国第一。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是体现了开放高地建设是有成果的,是成功的。我们为什么能够在这几年外资到位数出现非常大的增长呢?除了中央对西部开发的政策引发了外资关注,除了重庆地区本身投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得外资觉得这个地区投资比较合理外,我们在引进外资的方法上,我们也做了调整,那么就是“宽领域、全方位、多渠道”,这三个措施。
和讯网:具体都体现在哪些方面?
黄奇帆:具体来讲,可以这么说——
宽领域:以前我们利用外资一般都是走工业项目引进外资,像金融、贸易、服务业基本上很少引进外资。现在我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服务业、工业、金融、贸易各个领域我们都引进外资,都开放市场,外资都可以进行投资。
全方位:以前重庆的外资,一年10亿美元,很大一块主要是香港投资,台湾都很少。我们现在是港澳台、日本、韩国、东南亚、欧洲、美国全方位,现在外资的各个环节数量都大幅度增加。
多渠道:以前引进外资主要是外资来一个项目,搞增量投资。一个项目签约了,项目资金到位,两三年、三四年,一个项目有施工的周期,现在我们叫增量的投资项目和存量的收购兼并转让项目一起干。如果把一个很好的企业卖给外商,一卖就卖5亿美元,签约一个月之内资金就到位了,这样的一种合作其实是更深层次的一种企业合作。另外,我们除了法人对法人点对点谈判的这种合资合作以外,我们更多的和私募股权基金,以及香港、美国股票等境外资本市场的融资,这种一个企业上市融资就可能有几亿美元。今年重庆地区差不多会有12个企业在境内或者境外股票上市,据我了解,在境外上市的企业可以获得的资金就会有十几亿美元,境内上市的企业当然就会有近200亿人民币资金,所以,资本市场也成了我们吸引外资的重要的来源。
我们吸引那么多的外资,并不是说国内那么缺钱。因为现在与三十年前、二十年前我们引进外资的目的完全不同,那时候是真缺钱,是需要钱,现在其实中国不缺钱。那么,我们为什么又那么热衷于引进外资呢?是因为当你和外资合作的时候,当你真正和资本打交道的时候,当外国资本真的到了重庆的时候,它才会有更多的技术、更多的管理、更多的人才到达重庆,才会把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融合起来,才会使真正的企业的观念、市场的观念、国际的观念对整个重庆带来影响和改造。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引进外资,是为了追求资金之外的那五、六个要素,而这些要素恰恰是改造和提高重庆开放水平的重要一环。
4.内陆地区的问题就是跟世界资源交换不足。
和讯网:重庆是一个内陆城市,在推动进出口贸易方面有什么打算?最近有没有什么新的举措?
黄奇帆,进出口贸易有进有出。我们内陆地区的问题就是跟世界资源交换不足。我们国家去年2万2千亿美元的进出口,整个西部12省进出口量统统加在一起,也就是1000亿美元,是全国的二十分之一,5%左右,所以是非常小的。西部如果不解决进出口开放这种概念,西部是没有前途的,在这个意义上,重庆作为西部开发的领头羊,西部开放高地的推动者,那么进出口贸易这一环也不能漏。我们今年进出口贸易量增长50%左右,我们预计明年、后年都能保持这个纪录,到2012年,我们进出口量会到300亿美元。这个量并不大,但是和我们几年前70亿、80亿、100亿美元相比,还是涨了几倍。我们争取到2015年能够有1000亿美元进出口,估计到那个时候,我们在整个国家进出口量中就会有一定的比重。这也是我们的一个目标。
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要走出去。重庆是内陆地区,但恰恰是重庆,在去年以来,我们运筹了一批海外投资的项目,并且得到了中央各部委的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外国政府相关体系的批准。所以,我们这些项目都是成功的项目。我觉得比较愉快的就是我们一共推动了5个项目,5个项目都得到了批准,而且都付诸实施,一年多时间,我们在海外投资50亿美元。在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真正海外投资以省级政府下的企业,运筹推动的,中央政府和中央企业不算,地方企业海外投资的,重庆算是名列前茅了,也就是说这一年多里50亿美元。我们其中有近20亿美元到澳大利亚收购了一个铁矿石企业,目前已经交割,很期待。我最近收到了好几个澳大利亚市长或者是州长给我的信,意思说我们这个地方也有很好的铁矿石,也希望让我能不能再去买。就是说,澳大利亚也很欢迎我们去买它们的铁矿石,因为你是成功的买了一个铁矿石企业,他就觉得你有信用,跟你讨论是可以的。但是现在我这个地方官,我是因为重钢需要铁矿石而买的,我不是贸易商,如果去搞它几个铁矿石在全国做贸易,其实也是可怕的事情。
另外,我们也从英国买了一个老牌高科技的装备类企业,这个企业如果有一千人、一万人,那么一千人、一万人失业,那我可不敢买,只有180人,全是高科技的技术人才,但是金融危机使得他们倒闭了,我们把它买下来,180个人现在大部分在重庆工作。然后它的图纸、它的装备让我们重庆的装备工业提高了十年的水平。它掌握着欧洲美国的许多装备工业的技术,我们觉得买得非常合算,实际上已经全部交割,全部协调完毕。
我们也购买了巴西和北美的几百万亩土地,买了土地种大豆,我们也已经签约,已经得到国家批准,也得到巴西政府批准,是很好的一件事,中国每年进口3000多万吨大豆,那么我们这几百万亩地就能种它200万吨大豆,然后把这些大豆就可以进来。因为我们既然成了大豆的种植商,自然也可以把这块土地周围的小农场主的大豆一起买过来,从贸易角度讲,可能自己种了200万吨,贸易额是500万吨,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总的来说,这件事我们也基本做成了。
世界金融危机是资本缩水的时候,我们曾经说过是一个资本输出抄底的时候,但是抄底不能乱抄,抄到一个陷阱里,到泥潭里去也可能。但是如果谋而后动,对资源类、对国家转型类、对市场前景看得非常直白的环境,该出手还要出手嘛,尽管地处西部,西部的省市到世界上去走一圈,跟沿海省市到世界上去走一圈,是同一个起跑线,世界是平的,没什么远的,因为跑到外面去找没有距离,大家都是跑出去。外资到内陆来有2000公里的距离,西部会显得落后,走出去大家都一样,都是跑到了外国,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有进有出,中国2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当然要走出去,这就是我们开放的一个题材。
五、重庆正在建设中国内陆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和讯网:第三届国际服务贸易(重庆)高峰论坛选择在重庆召开,重庆服务贸易方面的发展战略如何?重庆将从哪些方面推动其发展?
黄奇帆:重庆把服务贸易作为我们的重中之重在发展,是我们“十二五”支柱产业来发展。对重庆来说有三个基础环节会推动服务贸易更好发展,或者说有四个基础环节推动服务贸易发展。
第一,重庆正在大幅度的搞加工贸易,有加工贸易就有服务贸易。加工贸易和传统的工业企业制造有什么区别呢?传统的大企业,就是自己组织生产,产品自己研发,研发了以后自己设计,自己生产,原材料采购自己进行,产品产出来以后自己销售,是一个组织链一体化的企业。什么叫做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就是把研究开发和制造分开,零部件采购供应和制造分开,销售和制造也分开。在加工贸易的体系里,首先有品牌商,比如说惠普、宏基、爱立信、思科等等,那都是世界级的电子产品或者是其他产品的品牌商,他们搞研发,他们也搞销售。第二类是代工商,外包生产者,它是接受了订单、接受了品牌进行贴牌生产。第三类是所谓供应链,有几百个、上千个各种各样的零部件制造商,从全世界把零部件购过来,供应到总装厂、代工厂手中,形成组装,最后形成产品覆盖全世界。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变成了各种不同层次的企业来进行生产,这个过程谁把它能连接起来呢?服务业,生产性的服务业。因为有加工贸易,所以,服务贸易才发展,没有加工贸易的地方,就没有生产型服务业,就不会有非常发达的物流业、金融业和各种服务业。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服务贸易和加工贸易手心之于手背。有人说我只要服务贸易,我不要加工贸易,加工贸易是非常苦的苦差事,我只要好的,不要差的,这是一厢情愿。重庆既然是推动了加工贸易的发展,我们已经跟惠普、富士康、英业达,我们叫做一加三,另外后面还有上百个零部件厂,已经形成了重庆笔记本电脑产业格局,我们同时还在和台湾其他的品牌商、代工商、和日本美国其他的品牌商、代工商又在推动第二波电子产品,笔记本电脑、包括打印机和其他的通讯设备生产基地的建设。我们预计三年内这个基地会有四千亿的销售,五年内会到一万亿销售,这一万亿销售的产品起来以后,它要销售就要有物流输出,它几千个零部件有一个组织过程,就要有供应链的物流和其他方面的组织,它还有其他金融的服务,所以它的生产性服务业会带动重庆的服务贸易巨大的发展。
第二,重庆正在建设中国内陆最重要的交通枢纽,我们的民航机场,就是现在的江北机场,目前第二跑道已经竣工,航站楼也基本竣工,下个月我们将进行验收投入使用的仪式。一般投入以后,它有20万平方米航站楼,2个跑道,是中国内陆22个省当中的一个机场,它的建设面积、规模是的一个机场。但是还不够,因为所谓的机场,能容纳三千万人次,一百万吨货物的吞吐量,这还不够,所以我们明年还要开工,再建两个跑道,再建50万平方米航站楼,使得2015年以后的重庆机场应该是70万平方米,四条跑道,那是什么概念呢?现在上海浦东机场,广州机场,北京首都机场就是70万平方米航站楼,中国第四个大型国际机场将建成在重庆。那么跟着这个机场的发展,它的航空物流,以及各种第三方物流中介,这一方面也一定会起来,服务贸易就会起来,这是一块。
6. 火车从重庆到欧洲只要13天,改变了中国物流方向。
铁路方面,现在铁道部在重庆建设的铁路差不多有2000多公里。重庆面积并不大,它只有几百平方公里,上面铺了2000多公里铁路,形成的密度,这八条高速铁路通向全国,形成一个铁路枢纽,而且这个铁路枢纽最有意义的,不在于它一小时到重庆,两小时到贵州,三个小时到西安,四个小时到武汉,五个小时到兰州,六个小时能够到北京,七个小时到广州,八个小时到上海,我认为这还是一般意义的,最重要的意义,它有两个出海口,一个就是重庆到俄罗斯、到鹿特丹,到德国的杜伊斯堡,打通了中国南线的欧亚大陆桥。中国有北线欧亚大陆桥,是从上海到满洲里、西伯利亚,然后横跨俄罗斯,一万多公里到莫斯科,然后到欧洲,一般要走20多天,我们现在这条线要走12天、13天,这就改变了中国物流方向,现在中国货要到欧洲,不管是西安的还是重庆的,反正一江春水向东流,先2000公里运到上海、广州,然后再坐船30多天到欧洲,或者就是火车往满洲里方向去绕一圈,现在我们这条线4000多公里在中国国内到新疆,然后到哈萨克斯坦,直插欧洲了,那么这条线就在昨天打通了。昨天火车从重庆发出到欧洲13天,反正最近的火车列车表是13天。什么意义呢?为什么这个时候打通呢?因为惠普的工厂,它的笔记本电脑50%去了欧洲,到十一月份,大批量的要生产出来,包括它的上海的惠普笔记本电脑都将运到重庆,通过这个方向运到欧洲,意思是什么?中国一直说一支箭,从长江的尾巴往上海方向,往东北射出,沿海就是一个弓,出海口就在东部,现在出海口到西部了,西部也是出海口了,沿海的东西完全可以运到重庆,再运到欧洲了,这个方向一下就风水转过来了。这个地方我觉得有战略意义。
另外一个,铁路上我们还在建设重庆到云南,云南到缅甸,往印度洋方向,那也是一个出海口。以后就是中国的出海通道,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还要加上往印度洋方向和往欧洲方向,那就有五个出海口的方向。西部有两个,都和重庆关联,所以,我在讲这一段铁路的物流也有许多文章好做。重庆还有长江的航运等等。总的意思就是这一块由于交通枢纽的建设也会带来很多的物流和服务贸易的发展。
第三,就是我们在建设长江上游的金融中心,中国内陆的金融中心。我曾经说过,我们这个金融中心有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银行、证券、保险充分的发展,这都是服务贸易范畴。第二个层次是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包括三个广度,租赁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各种私募股权基金或者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另外还有一些和房地产按揭有关的按揭银行、按揭公司。所有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它一般也会有巨大的金融融通量。如果说银行的融通量是万亿计的话,刚才说的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流通量是几千亿计的,所以它对社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融通的体系。第三,我们还有一系列的区域性的要素市场,比如OTC市场或者我们讲的商品的远期期货市场,再有比如说我们航运交易所、药品交易所、产权交易所、土地交易所等等,交易所也是一类,这是第三类。第四,我们要推动一系列结算中心的发展。比如加工贸易离岸金融结算中心,比如电子商务国际结算中心等等,那么这些发展的所有内容都跟服务贸易有关,都是服务贸易的重要内容。这是第三个方面。
本来就讲这三个,第四方面是我刚才把它给分流了一下,通信基础设施,你可以放到交通类,交通大发展,可以说通信也是交通,但它的确是可以独立出来的单项,所以我们也可以说重庆还有一个大发展的基础条件,就是通信基础设施大发展,带来我们软件和数据处理能力的大发展,而这也是服务贸易的重要一环。我们的通信基础设施,
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在重庆铺设了出海的光缆,数字基础设施,我们本身是内陆的一个中心结点,国家在我们这儿有十来个专门的光缆通道通向世界,在这个意义上,重庆目前的电信基础设施量其实和北京、上海没有多大区别,都是国家的三大通信公司在代管,基础设施的能力,我们差不多有1800万个座机,有几百万个网络用户,这个量和北京、上海都差不多。那么电信基础设施也很好。这个背景下可以做什么事呢?一是我们有一个目标,三年内软件开发的工作人才到10万人,反正一个人一年马不停蹄,365天开发软件一般讲销售额的话,也就是做几万吧,如果有10万个人,差不多能够做20亿或30亿,是这么一个概念,所以软件开发不但讲业务量,更多的讲你有多少软件开发人才在这里有一个集群在工作。第二,我讲一个数据,我们要推动国际的做高端的数据处理在重庆发生,这个数据处理很抽象,比如说,你说我用网通这不是一直在处理吗?但这是低端的,只是几千几百几万打电话的大学生,不管多重要的图片,人家的医院拍的X光片把这个数据过来,OK,也是数据处理,这些重要的数据处理在哪儿?是人家世界500强每个大公司大量的数据,跟它的基层、跟它的全球网络、跟它的业务对象发生的数据处理,一个大公司数据处理可以有几万个服务器,七八个、十来个世界级跨国公司数据处理量,一个上海还不够,这样的数据处理如果能移植到中国来,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目前的世界,当今的世界,这一类的高端数据处理,如果有外包,60%是外包给印度,这就是印度比我们成功的地方。我们吹牛也罢,说大话也罢,说了十年,我们真正有哪些地方真正干了数据处理,把人家大公司数据处理移到中国来处理的?几乎没有吧。那么,在这个意义上,因为这个数据处理电讯的特征,你在十楼的数据拿到三十楼去处理,和拿到中国处理,和拿到英国处理,对十楼的工作人员来说,没感觉的,所以,由于美国欧洲的成本问题,数据处理的后台平移一万公里移到外面去很正常,但是我们这块业务一直没有推开。十二五期间,我觉得我们中国,我们重庆就该在这上面,我们有这个目标。2012年,我们重庆力争形成10万个服务器数据处理业务,那差不多会有几十亿美元的数据处理业务,所以,我今天讲了两个具体数据,一个是十万人搞软件,一个是十万台数据处理中心,其他所有的数据讲完等于白讲,讲完变来变去,讲完这么解释那么解释,这个是关键数据,大家做事肯定要抓住要害,你把这个针钉上去了,这个地方一定是服务贸易中信息领域里的高地,重庆就要做西部这样的高地,所以这是四大领域。我再重复一下,一个是加工贸易带出来的大规模的服务贸易,一个是交通枢纽带出来的大规模的物流贸易,金融事业发展带出来的大规模的金融服务贸易,另外就是我们的电讯基础设施带出来的软件开发和数据处理中心这些业务。
7. 重庆可能成为内陆率先达到1000万人口的城市。
和讯网:重庆发展服务贸易有哪些有利条件?
黄奇帆:现在我们有三个有利条件。一是重庆的人才支撑还是比较好的,我们有60所大专院校,有75万大学在校生,2年内能毕业17万左右的大学生。二是重庆是一个大城市,内陆的城市,我们的目标到五年以后重庆这个地方可能是1000平方公里的主城,1000万城市出租人群。那么在中国达到千万人口级的城市目前有五个,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都在沿海。内陆率先达到1000万的城市可能就在重庆。那么,这样的大都市当然服务贸易是高于一般的城市,生活比较丰富,比较方便,比较合理。三是重庆这个地方现在是西部开发,服务贸易在重庆15%所得税,在别的地方是25%所得税,不仅在重庆直接搞服务贸易收的税,我甚至认为你哪怕在北京搞,你把服务贸易公司总部注册在重庆,你就待三个人,你三百个人,重庆待3个,297个人在北京,但你在重庆办公地所得税就是15%,还有你生活在北京,你的服务贸易打打电话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