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手机支付两大标准博弈 胜负影响行业走向

作者:王晓东
   电信运营商、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平台争夺手机支付市场主导权的交锋,目前正愈演愈烈。19日,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联合众多手机产业链企业,成立了安全支付产业联盟。而在此前,中国银联宣布在7省市开通手机支付试点;中国移动则历经半年,成功入股浦发银行,借此获得支付业务“牌照”。
  分析人士认为,两大标准、三方博弈,针对手机支付的这场较量目前刚刚开始,谁能胜出尚难预料,但结果将直接影响行业走向,左右产业链上下游一批企业的命脉。
  1 巨头PK:
  标准之争“牵一发而动全身”
  手机支付也称为移动支付,即允许用户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对消费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随着这种服务方式的普及,市民将越来越多地体验到出门不带钱包的便捷。
  艾瑞、易观和中国银联等各方数据显示,手机支付市场规模今年稳破30亿元,今后3年的年增长率将超过50%。按照全球普遍的50%渗透率来算,我国手机支付用户数量将超过4亿,就算每人每年手机支付只有100元,也能产生400亿元的消费市场。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潜力,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运营商、以中国银联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都动作频频,谁都想把市场主导权牢牢握在手中。
  在深圳,市民坐公交、看电影、餐饮、买书购物现在都可以刷手机付款,不过“幸福”的烦恼是:选择中国移动自成一体的支付方式,还是银联标准的联通手机支付?
  与市民需要选择类似,目前国内手机支付标准也面临2.4GHz、13.56MHz两大频率的选择问题。两种频率互不兼容,无论采用哪种产业合作模式,都绕不开核心技术的抉择。13.56MHz的NFC技术以银联为主导,适用于大部分现有的POS终端机,城市公交一卡通也多采用此标准,但存在消费者需要更换手机、信号距离短、需支付国际版权费用等缺点。
  2.4GHz的RFID—SIM技术以中国移动为主导,由国内企业自主研发,用户只需更换SIM卡便可手机支付,但需要银联、公交部门配合改装POS机,协调推广成本巨大,还存在手机SIM卡丢失或损坏,账户余额无法取回等技术问题待解决。
  两大标准各有利弊、难以统一,使得本来计划在10月出台的全国手机支付标准一直难产。银联和中移动两大巨头则加紧扩大版图,以既成事实影响标准制定进而占领产业链制高点。
  2 银联加速发力:
  欲学“苹果”垂直整合
  中国银联日前宣布,推出集合多类手机远程支付服务功能的“银联在线”移动电子商务门户,并与TCL合作发布全国首款“支付手机”。该手机可直接进行远程支付,在技术层面完全绕过电信运营商,内置功能将手机变为POS机终端进行大额支付。TCL正在对旗下所有出厂手机加装远程支付,预计TCL国内销售的8成手机可支持该功能。
  目前,银联手机支付业务的试点范围已扩展至深圳、上海、山东、宁波、四川、湖南、云南7个省市。银联还携手戴尔,将银联的手机支付产品首次应用于戴尔的直线订购模式。
  没有运营商也可以做手机支付,无疑对中国移动构成了强烈挑战。银联正在效仿苹果公司,打造垂直整合的产业链生态系统。其远程支付通过手机上网实现无需运营商认证,短距离支付以NFC技术为支撑,联合18家商业银行、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手机制造商等成立移动支付产业联盟。
  银联通过对终端的标准认证,尝试从手机设计、芯片生产到金融支付全产业链合作,正尝试像苹果一样做行业整合者,将上下游企业全部吸纳到自建平台上进行业务应用开发。
  3 移动抄“近道”:
  用户信任度成关键
  本月14日,中国移动通过全资子公司广东移动认购浦发银行20%的新发行A股宣告完成。这一历经半年的入股行动完成后,中移动顺利成为浦发银行第二大股东,成功绕开了支付业务牌照问题。9月1日施行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对中移动布局手机支付已没有影响。
  面对银联咄咄逼人的攻势,中移动利用庞大的用户基数主打便民服务。在深圳,移动用户更换手机SIM卡,就可以在全市2000多个餐饮娱乐购物网点终端刷手机付款。深圳移动还计划在今明两年,将手机支付拓展至缴纳水电费、乘坐地铁等更广泛的民生领域。
  耐人寻味的是,市场消息称中移动将暂停其RF—SIM手机支付标准新项目的试点,全面采用银联的手机支付标准。中移动至今未对此进行澄清或回应。在深穗两地的手机支付业务,目前依然采用RF—SIM技术。另有设备厂商称,中移动已订购银联标准的终端设备发往北方省市。
  在国内手机支付标准出台前夕出现“临阵倒戈”疑云,中移动态度不明将使市场局势更加混乱。但这不代表中移动放弃RF—SIM技术。也许是先在短期内执行银联标准以占据市场,韬光养晦,待RFID—SIM技术更成熟后再大范围推广。毕竟,主打“创新牌”是中移动名利双收的捷径,拥有国内7成手机用户也让其更添底气。
  4 标准统一:
  利国利民仍待趋势明朗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累计发行银行卡20.66亿张。 尽管电信运营商手中掌握大量用户资源,但中国银联背靠80多家金融机构,在用户规模、消费信任度方面都具有优势,加上数以千万计的POS终端,相比需要重新铺设终端网络的运营商推广起来更快、更有效率,因此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均选择与银联合作。
  银联是国内唯一的全国性银行卡联合组织,在银行间构建互联互通的支付管道,比运营商更容易做到,先天优势加上先行一步,中国移动的压力可想而知。此外,在3G建设和推广方面豪掷百亿的中移动,能否在手机支付的前期设备投入、技术研发等方面也保持同样充沛的资金,这对中移动来说是一个挑战。近期联通发行18.39亿美元可转换债,即凸显出运营商面临资金的压力。
  尽管面临诸多压力,但中移动仍可依靠用户规模和黏性优势与银联一战,其在网络支撑、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方面经验丰富,手机也更容易整合多项服务、提高产品丰富度和针对性。中移动可发挥过往经验,创造出更多应用,吸引细分群体,加快商家合作,通过快速推广来弥补支付环节的短板。
  我国手机支付标准亟待统一,最后的胜出者无论是银联还是中移动,都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的通力合作,避免出现“诸侯割据”局面。只有这样,才能对国内产业发展、服务水平的提高起到快速推动作用。

阅读量1649
0条评论
评论

公司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裕中西里30号楼|客服电话:4006080008 | 工作时间: 9:00-21:00

Copyright@2020 号码网 北京飞翔思拓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6762号

输入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