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应该如何应对,如何转型?这个话题不仅在今年BIRTV主题报告会上成为热点,在今天召开的第二届BIRTV 广播电视全媒体与3D制播研讨会上,同样成为专家们关注的焦点所在。
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电视技术部主任薛兵做了题为《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内容服务和集成播控平台》的报告。
这次报告结合我们做的项目。近 3年来,我们在数字化、网络化以后在朝2个方向前进:
一是去年我们参加了总局的3D试验频道,为6家联合体之一,近2年我们在紧锣密鼓地推进3D应用。
另一是2008年我们完成全台网之后,在全台网基础上我们不断地把台里电视业务融入全台网制播。2010年我们建了一个IP直播流平台;2011年我们迎应三网融合和全媒体的发展态势,着手建设江苏台全媒体内容集成播控平台,换言之,在这个集控平台孕育IPTV、网络电视台、手机电视包括CMMB、移动电视等。今年初,我们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打通,成立了一个全媒体新闻记者报道团,通过智能终端,实现新闻的即时采集,第一时间传到我们的全媒体集控平台,通过全媒体集控平台与全台网互联互通,基本上实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交互。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江苏台全媒体集控平台。
全媒体集成播控平台项目背景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等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以互联网为代表和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兴媒体席卷而来,广电行业正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全媒体时代。
全媒体时代呈现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融合并激烈竞争的态势(说传统媒体,其实也不绝对,因为现在大量的新媒体内容是来自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发展态势给传统广播电视带来了运营模式的巨大变革。
全媒体的发展以广泛到达、丰富媒体、双向互动为特征,发展新媒体,竞争新媒体的主导权,向全媒体转型,成为中国广电自上而下的统一呼声、统一行动。
江苏广电总台是国内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实践者,已完成全台网的建设。实现了素材采集、节目制作、资料存储、播出分发等各环节最优化的生产方式、最有效的资源整合、最精细的流程管理;通过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实现了海量的节目生产能力。
面对全媒体的发展态势,江苏广电总台在战略规划中提出要由播出机构向内容提供商、内容集成商延伸,将内容产业和新媒体运营作为业务发展的重点,力争成为多级市场上一流多媒体运营商和国内知名的新闻、文化娱乐等传媒内容提供商。
为此,我们构建了全媒体集控平台,它涵盖了我们在新媒体方面要做的工作,在此平台之上孵化移动电视、IPTV、网络电视台、流媒体手机电视、CMMB等。我们觉得只有“优势内容”与“先进技术”有机融合,在融合理念、融合速度、融合模式上探索、创新,实现从广播电视内容生产者到全媒体内容提供商的转变。而由于新媒体的内容组织,相较于传统媒体,内容更加丰富,而且在内容组织方式、生产工艺等工艺流程上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现有的全台网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一套适用于全媒体发展业务系统势在必行。
全媒体集控平台总体设计
1.总体目标
l 充分融合原有全台网络化的生产能力(目前大量的新媒体里面的自制内容实际上是从现有全台网平台转化而来的),并通过拓展聚合渠道、建立管理平台实现异构能力平台可变流程调度运行、延伸内容服务业态种类以及多运营商分发,形成既符合总局规范要求,又极具特色的全媒体制播平台。因为总局对相关的各个业务的开展都有明确的要求,比如三网融合的第一个产品IPTV。
l 实现传统媒体、IPTV、网络电视台、手机电视、CMMB等多种业态在业务流程上的融合贯通,支持电视台全媒体内容采制、全媒体业务融合、全媒体多终端支持等核心环节的业务需求;满足电视台对新业务快速响应的能力,可快速部署,敏捷生产。这一块的要求,是迎应近年由于新媒体的影响力给传统媒体带来很大压力,特别是在时效性、线索收集、对事件的长时间跟踪上,对我们的新闻、频道造成了很大压力。在此形势下,新闻、频道等提出有没有可能建立一个平台,让他们可以及时拿到热点线索,而拿到线索之后,在跟踪报道方面一般传统电视还做不到新媒体那样全天候跟踪。于是想到在全台网基础上能否转化、延伸多一些服务。
l 通过“基于SOA体系架构”,进一步强化电视台全媒体技术系统的伸缩性,同时在业务层面,弥补全媒体生产、业务融合、多终端传播业务域等电视台传统短板环节,开创广电全媒体运营新模式。
2.设计思想
实际上全媒体平台建设是有一个过渡的,2009年我们刚建成全台网的时候,提出要做海量的新闻线索的收集,以及海量素材的重新编目、转码、发布,于是2009~2010年我们解决了海量素材的自动拆条、编目的问题,2010年建了IPTV直播流平台,当时也在做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等,但都是分散的系统来支撑这些业务的运行,2011年我们对这些系统进行了整合。
我们的全媒体平台设计思想的核心是:立足全台网,面向全媒体。也就是说,要充分利用全台网的生产能力,来为新媒体提供快捷的内容。
实施手段是:统一内容制作,全媒体内容分发。
建设方法:全流程IP化。
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思路。
3.设计原则
l 内容安全性原则。在任何情况下,安全原则不可突破,这是全媒体业务在中国发展的首要前提。全媒体内容服务与集成播控平台的建设要符合国家安全管控的要求,确保全媒体业务能够安全、可靠、可管、可控的发展。
l 制播高效、优质原则。合理高效的业务流程,运用先进的自动处理技术和柔性系统架构提高生产效率。
l 实用、先进、可扩展原则。考虑应用和需求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确保系统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l 开放性原则
全媒体内容服务及集成播控平台通过汇聚各内容服务商提供的节目,并进行内容聚合、制作、审核、管理,针对最终用户的收视需求制定合理的产品打包与定价,推送给不同业态的媒体运营商,供用户EPG点击观看,在播控和用户服务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认证鉴权、计费服务、统计分析和数据查询服务,有效沟通产品链上下游各环节的关系。
融合性、系统性、开放性。
全媒体内容服务与集成播控平台的建设过程必须始终坚持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路和创新的技术。
全媒体集控平台的系统特点
整个全媒体集控平台由三大块组成:
1. 全媒体资源汇聚平台
所谓全媒体资源汇聚平台,一句话,就是把能够得到的信息源都纳入到这个平台。以实现多渠道资料汇聚共享为目标,提供各种资料汇聚、各种资料发布、资料远程下载、汇聚资料自动入库、视频直播流调度等。它很像我们当初做全台网时的卫星收录系统,通过卫星、有线、光纤进行素材交换。在这个汇聚平台中,增加了互联网。
其主要功能与特点:对全台网、卫星收录、介质采集的数字内容以及相关互联网音视频文件进行汇聚,并转换为系统统一的编码格式。目前我们做的所谓统一的编码格式,目前可以做到2Mb/s。因为目前IPTV标清是2Mb/s、高清是8Mb/s,2Mb/s对于其它终端来说足够了。
(1)全台网资源采集
l 与媒资系统交互:从媒资中心大量获取版权素材,进而通过加工编辑,生成点播节目并进行发布。
l 与制作系统交互:出于时效性的要求,需要从综合制作系统第一时间获取频道播出节目,制作系统设置转码环节,提升平台内容汇聚效率。
(2)卫星信号资源采集
平台目前实现了90路直播流(标清信号约80路、高清信号10路)及40路轮播流的接收、编码及分发,送播方式采用的是基于网络的组播方式。IP收录能够实现对不同格式信号输入源的采集、录制以及抽帧。
(3)互联网资源采集
互联网爬虫功能进行视频爬寻实时性很高的新闻素材,总台新闻中心将其从全媒体内容服务与集成播控平台中迁移至全台网新闻制播网并进行编辑,生产并入库。
(4)互联网及手机资源采集
l 采用全媒体新闻联动平台使记者能随时随地通过手机、PC等手段将现场发生的新闻,以文字、照片、声音和视频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里进行传输,提高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
l 实现了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等新旧媒体资源的全方位整合,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无缝衔接,实现资讯多渠道分层次发布,多手段互动,素材的全面打通,取得传播效果最佳化。
对于互联网及手机资源采集,总台今年成立了约200人的全媒体新闻记者报道团队,有电视记者、广播记者,还有平面媒体记者,通过iPhone 4S手机以及我们自己做的“拍拍新闻”内嵌到手机中,实现即拍即传,每天能产生70~80条视频、文字新闻。全媒体新闻记者报道团队成立之初,考虑到记者是分散在各个频道,对他们的考核机制是,只要发了稿并被采用,那么网络电视台就会给他们相应的报酬。但频道负责人对这些记者拍的视频能不能第一时间为我所用有疑虑,还是传统的思路。迎应形势要求,“拍拍新闻”的媒资主要是对新闻部门(比如新闻中心、城市频道)开放,有一个双向互动的渠道。频道负责人可从“拍拍新闻”的媒资中寻找合用的素材,一旦选中,即可通过全台网调取,实现素材的共享。
2. 全媒体资源服务平台
采用灵活可扩展的系统技术构架,各业务系统间通过流程串联,以标准接口方式相互衔接,实现了内容集中汇聚、统一制作、高速转码、多屏分发的全媒体业务运营模式。
这个平台,既有来自CNTV的节目、又有来自全省各地市的节目,还有全媒体新闻联动内容,在ESB、EMB平台上进行拆条、编码、快编等工作。我们提出能力平台的概念。除了转码、统一格式、制作等之外,其他一些平台功能也是具有可扩展性的,其扩展取决于后台分发平台的需求,根据需求来进行配置并融合到资源服务平台中。
(1) 主要功能与特点
覆盖新媒体内容采集、加工、管理、发布等整个成品节目制作分发流程。采用管理平台+能力平台+集成播控平台的灵活可扩展的系统技术构架,各业务系统间通过流程串联,以标准接口方式相互衔接,实现了集中汇聚、统一制作、高速转码、多屏分发的全媒体业务运营模式。
系统采用面向服务总线的SOA架构(我们的全台网也是采取这种架构进行设计的),以内容管理平台为核心,实现快速、高效、智能的自动化内容管理。
系统构建了一个以“统一内容管理”为核心的内容业务运营平台,集快编、精编、技审、离线转码、多平台分发等生产能力于一体的多功能能力平台,能够和第三方系统如方正的快编系统、新奥特的精编系统、新岸线的转码系统无缝对接,为资源服务平台提供强大高效的生产分发能力。
(2)主要能力系统模块
包括:技审能力模块、快编模块、非编能力模块、智能自动拆条模块、高速转码能力模块,可以根据业务需求随时增加。
(3)节目管理模块
内容从上载、入库、审核、分发、展现、变更、删除为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新媒体的生命周期与传统媒体的不大同,而且包括新媒体的媒资管理也有别于传统媒体的媒资管理,首先它用的是中码或者低码,保存的价值有大,我们还在摸索中。但可以肯定的是,新媒体的生命周期要比传统媒体的生命周期短得多。全媒体资源服务平台生命周期策略,记录内容在生命周期内的每一个状态,并采取相应的状态保护措施,将状态管理和流程管理相关联,控制内容的流转和状态变化。系统提供完善的检索、编目、审核等相关功能。
3.全媒体集成播控平台
针对各种受众的不同需求,以适合的媒体形式和渠道,深度融合,提供超细分的服务,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及最佳传播效果,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新型广电新媒体运营体系。
主要功能与特点:
l 平台具备大规模、分布式的部署能力;
l 平台是可运营、可管理、可运维、高可靠性、高可用性、具备开放标准化接口的运营级平台;
l 平台具备较强的内容和业务整合能力,可以整合海量内容,并针对目标市场的特征提供各种类型的内容,满足用户多种多样的需求;
l 平台支持开放的业务扩展、业务融合和功能融合。
实际上,在分发方面我们目前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我们现在是能分发出去,但对分发出去之后收视情况、运营情况包括用户管理还难以掌控,一些相关软件在这个平台上也在逐步部署,但实现不了,原因在于我们做不到跟用户的沟通和对用户的管理。比如:IPTV——我们是与
中国电信合作,手机电视——我们是与
中国联通和
中国移动合作,依然是我们能分发出去,但拿不到用户数据包括不能掌握实时流量、用户使用情况等信息,虽然这些业务都有赢利。
平台建设主要依据广电总局【2010】344号《广电总局关于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平台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进行。完全符合总局关于IPTV两级构架的相关要求,可以适应IPTV业务的运营环境的变化。也就是说,采用两级架构,形成自上而下可管可控。
全媒体集控平台的系统创新
江苏台全媒体集控平台系统迄今已经到了第三个年头,是逐步把新媒体融合进来,从而实现跟全台网互联互通。系统创新体现在以下几点:
l 采用管理平台+能力平台+集成播控平台的灵活可扩展的系统技术构架,各业务系统间通过流程串联,以标准接口方式相互衔接,实现了集中汇聚、统一制作、高速转码、多屏分发的全媒体业务运营模式。
l 节目制播流程中采集、编辑、播控、存储、传输、转码、技审、监控等所有核心环节首次采用全IP化流转、全H.264编码技术,全力支撑实现适应三网融合需要的优质高效的内容集成和综合业务运营管理需求。
l 集成播控平台针对不同运营需求首次采用多内容接收、发布业务机、节目传输时效优先级队列等核心技术,提升集成播控平台快速反应及高效分发能力。
江苏台 延伸阅读:
新奥特成功中标江苏台高清新闻制播网络项目 2011年11月21日
江苏广电总台圆满完成大运会转播任务 2011年08月29日
江苏台对高清广播覆盖进行测试 2011年03月11日
江苏台何宁:“高标清同播”技术交流会讲话内容摘录 2010年12月22日
正兴华泰助力江苏台高清演播室竣工 2010年07月16日
全媒体 延伸阅读:
三网融合中广电的“转”与“变 2012年08月29日
树全局观 广电打“全媒体”牌应重生态链构建 2012年08月28日
多屏互动催生全媒体传播平台 2012年08月15日
县级广电媒体如何面对全媒体时代 2012年08月03日
艾迪普全媒体交互式演播室落户多家电视台 2012年07月30日
集成播控平台 延伸阅读:
IPTV集成播控平台整合对产业影响 2012年02月03日
我国两大IPTV集成播控平台合并 2012年02月02日
我国两大IPTV集成播控平台合并 2012年02月02日
山东省副省长王军民到省广电局考察三网融合集成播控平台建设 2011年05月06日
方正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 2011年0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