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国手机物联网商务产业链模式研究分析

作者:武佳
  手机物联网商务应摆脱“6+1”制造业思维,在产业链条中准确定位才能占据产业主导地位,获得产业链效益。(处于整个产业利润高端的“6”是指:产品设计,原料采购,订单处理,仓储运输,批发经营,终端零售;“1”是指处于利润最低端的生产制造。)

  手机物联网商务产业链的建立应据民间需求自然而然发生,而不是自上而下仅仅是为完成投资目标和配合国家信息战略要求的行政措施。手机物联网商务的发展也应以产业链上下游中的“1”来做核心主体,激活上下游资本。(产业链上下游组成:标签生产商、手机终端厂商、移动运营商、系统集成商、物流、行业主体。)

  手机物联网商务产业链运营模式一:若以传感设备生产厂商为主导。该环节发展已经较成熟,起步早、风险较低,但缺乏软实力,信息化、网络化程度不高。只能是面向初级应用,其发展有待下游需求激活来支撑。

  手机物联网商务产业链运营模式二:若以手机终端生产厂商为主导。手机终端生产厂商开发物联网标签技术门槛低,且可以自定标准、自成系统,但缺乏品牌效应,创新能力不够。

  手机物联网商务产业链运营模式三:若以电信运营商为主导。移动网络运营商具有先天的网络资源优势,电信运营也正考虑或参与硬件、软件开发和标准研发,但不同部门间缺乏协调,凝聚力较差。

 手机物联网商务产业链运营模式四:若以系统集成商为主导。手机物联网商务系统集成商一般多面向政企客户和具体的应用方案的组网、软件整合团队。优势在于创新能力较强,可以盘整上下游现有资源,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习惯单兵作战,没有统一的核力。

  手机物联网商务产业链运营模式五:若以政府监督和国企为主导。中国市场经济是一个国有企业和政府为主导的市场,具有明显的管理资源和行政资源,唯一缺点是自上而下的研发方式不适合手机物联网商务的发展,而应在规模应用基础上进行统一和协调。

  手机物联网商务产业链的核心地位和大规模的普及应用会取决于四大因素:标准研发速度、技术力量整合速度、方案研发速度、产业链整合速度。这决定了其发展将独立于以上五大运营模式,由独立第三方运营企业承担。
阅读量1370
0条评论
评论

公司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裕中西里30号楼|客服电话:4006080008 | 工作时间: 9:00-21:00

Copyright@2020 号码网 北京飞翔思拓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6762号

输入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