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财新发布了几篇关于TD-SCDMA的文章,在TD-LTE商用一周年之际,笔者也一直反思TD-SCDMA商用是否错了,是不是导致了中国的通信产业链背道而驰?
4G商用前:终端厂商的两个故事
或许,高大上的道德批判大家近来看点腻了,且让小生给你们来几个真实的段子:
去年某晚,确切的时间应该是一个夏天的某晚,故事发生的地点发生在三里屯。
那夜,某家终端厂商举行了一次新品发布会。会后,某家电信运营商内部人士问厂商人士,这款手机的TD-SCDMA版什么时候推出?厂商人士回答:今天推出的就是TD-SCDMA版的。该人士笑笑说,我还以为你们推的是WCDMA版的。
的确,在这之前的几次新品发布,这家终端厂商都是以WCDMA版首发,其实,我也在关注这家终端厂商每次首发WCDMA版终端后,多长时间会上市TD-SCDMA版的手机。但我想说的是,在3G时代,以公开渠道销售为主的这家终端厂商为什么会在后来选择TD版首发?
一年前,很多终端企业在
中国移动TD网络覆盖的相对完善时,优先首发TD版手机,WCDMA版后发,而是否推CDMA终端的手机基本会看市场需求。
或许,会有有心人通过时间、地点和终端制式版本首发来推测出这家终端厂商是谁?嗯,这家终端企业前几天,刚在深圳发布了支持HiFi2.0的全球最薄TD-LTE手机,同时在一款手机上实现支持Nano SIM卡或Micro SIM卡和Micro SD卡,这一次,够苹果担心一阵子了。
还有一个段子,另一家终端企业发布的TD版手机售价原本是比WCDMA版便宜100元,但险些公布了相同的价格。
当然,我想调侃的不是这家终端企业,而是想说, 这款WCDMA终端相对于TD版贵是因为要交专利费的问题。试想,TD用户数达到2.4亿,如果每人买的手机节省了100元,那就节省了240亿。
其实,长篇大论下,我只想问一句,TD-SCDMA的发展是否有意义?不过,站在道德的高度去肯定或者否定TD-SCDMA,以此来定义自己创新或自主创新的“失败”永远都是小说家的构思。
从长远角度看待,应该从TD发展给电信运营商带来的优劣势,TD为产业带来的机会与威胁,TD实现的价值,以及TD给予社会期望这四个维度去客观看待TD-SCDMA的发展。或许,TD-SCDMA是一段弯路,但只有走路的人才明白其中的意义,站在4G高速发展的今天,TDD/FDD走向融合是为了推动TD-LTE国际化发展的今天,批判TD-SCDMA的不足永远只是片面的。
4G发牌后:应加速国际推广力度
现今,以并不落后于LTE FDD商用市场化进程的TD-LTE,完全有能力在中国一条路走到底,但正如,TD-SCDMA希望成为国际3G标准一样,TD-LTE也需要成为真正的国际商用4G标准,如果仅仅是中国在用是不够的,但中国理应做大TD-LTE产业链条辐射全球。
截至2014年10月底,全球已有26个国家开通42张TD-LTE商用网,另有76张商用网络正在计划部署中。但相对于LTE FDD,TD-LTE在国际市场的发展还远远不够,高铁有总理在国际市场上代言,TD-LTE也应该如此,不能仅仅依靠GTI或
中国移动一己之力去推动,应该赶在全球3G向4G过渡的时间窗口大力推广。
在国内4G商用初期,
中国移动的4G广告牌打出了“国际主流”的口号时,我哑然失笑,但接近一年后的今天在深圳机场看到“主流4G”等字眼时,我已经不觉得它刺眼了,为什么?不仅仅在于TD-LTE覆盖了全国300个城市,而在于发牌初期便能推出成熟的商用终端。按照以往的发展经验,终端的成熟度一般落后于网络半年时间,但TD-LTE终端在发牌时的1个月内就看到高中低端上市的信号,如发牌后第19天
中国移动宣布下个月即将推出iPhone5S,这是TD-SCDMA时代难以比拟的。
最重要的是在低端,有一批千元机在推动市场发展,如酷派8720L、联想A788t等,更为重要的是来自芯片厂商对TD-LTE终端发展的推动,高通、Marvell、海思等对于TD-LTE早期的商用起到了关键作用。
下半年:4G发展开启加速度
纵观以往TD-SCDMA的发展,从1亿户增长到2亿户仅用了1年时间,比首个1亿用户发展时间缩短了3年,而4G的产业链更成熟。2013年年底,
中国移动高层预估,2014年4G终端销量超过1亿部,4G终端款型超过200款,对于200款这个数字,当时被奚国华董事长评价为保守,但现状是,目前TD-LTE终端款型达到617款,其中千元4G手机已经400款,700元以下成为主力市场,而这正是
中国电信最不看好的4G终端市场档位(参考今年6月天翼展相关自媒体的文章)。
按照3G终端的转化率预计,今年
中国移动4G用户不过5000万,当时也有系统设备商的预测为3000~4000万。不过截止到10月31日,
中国移动4G达到5445万户,TD-SCDMA用户净增5126.7万户,10个月时间, 3G+4G净增共计为1.06亿户。
按照前10个月平均每月3G+4G用户增长1000多万的用户规模,明年4G用户达到1.5亿户,目标趋于保守。在竞争最激烈的广东地区,今年手机普及率约为137%,
中国移动一年时间4G用户发展了1000万(跟目前广东移动4G用户规模相当),可见
中国移动4G用户的发展主要来自于2G和3G用户的转化。笔者预计,随着3G网络停止新增投资,
中国移动重心全力转向4G后,
中国移动明年3G用户转网4G的趋势会加速。
目前,4G用户尽管还没到
中国移动总用户规模的10%,但4G用户ARPU值是普通用户的3倍,4G DOU(平均每月每户数据流量)是普通用户的10倍。对于运营商而言,尤其是在流量经营背景的驱动下,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OTT业务促进流量的发展,但
中国移动应该考虑如何离用户更“近”些,因为除去第二条曲线卖流量之外,提升业务服务于数字生活更为重要。
今年上半年,
中国移动重在3G与4G交替,下半年TD-LTE用户的发展才是4G真正加速度的开始。如果按照下半年的前5个月数据,4G平均每个月净增928万户,预计全年净增可能会高于1.2亿户,4G用户总数会超过2亿户。
但有一个现象需要注意的是,以往3G终端是依托运营商的补贴拉动,4G时代补贴趋少,众多厂商将终端转向中高端,9月份以来,高通、Marvell、联发科及华为海思等纷纷推出面向中高端市场的64位8核多模芯片,高速的处理器及大内存将使得终端应用更迅速,其次,爱立信今年6月发布的报告称,屏幕尺寸的进一步推动用户流量的提升,苹果iPhone6+的推出正是这种趋势的象征。也是在上述会议,
中国移动预计2014 年第一季度将力推三模千元4G智能机,第二季度推出五模千元4G智能机,下半年普及千元4G智能机。实际的情况是,今年,
中国移动选择三模五模同时发力,全方位满足各个层次的用户需求,低端与高端国际漫游用户兼顾。
今年6月1日,
中国移动全面升级4G资费体系,流量资费最高降低50%,流量包门槛降至30元。尤其是随着10月1日起,
中国移动国际漫游流量资费80%下调,进一步降低了国内用户出海使用流量的心理门槛。同时,随着M811/M812在全球的销售,也间接提升了TD-LTE在国际运营商中的价值地位。
目前,主流品牌的4G终端价格已经下探至299元,这意味着换4G终端跟换2G终端一样便宜,虽然还有点贵,这只是时间问题。
中国移动今年推出的自有品牌M811/M812引领五模手机进入千元机行列。
海外设备商越来越依靠中国市场
在网络层面,2013年初,
中国移动规划建设20万个4G基站,但comobs获悉的数据是,今年1月份建成14万个4G基站。4G发牌后的2013年年底,
中国移动4G规划建成50万个4G基站,但年中提升了下半年的目标至70万个,实际上全年新建基站近50万个,明年将建成90~100万4G基站。
来自工信部2014年1~10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情况数据显示,中国的通信设备出口额1503 亿美元,同比增长7.4%元。进口方面,通信设备进口额为367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7.6%。尽管无法从中看出TD-LTE设备对外输出的规模,但可以预计的是76张即将部署的TD-LTE商用网络将推动通信设备的出口,随至带来的是国产TD-LTE终端的出海。
不过,有两点值得肯定:随着TD-LTE网络这几年的兴建,中国通信设备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步伐在加速,而国际设备商在中国将更加本土化。例如,诺基亚将110亿元的年销售额全部用于在中国122亿元设备器件的采购上,而年出口额仅为87亿元。目前,诺基亚称其在中国的TD-LTE市场上位列境内非本土企业第一名,今年三季度全球TD-LTE市场排名第二。在诺基亚TD发展的16年中,从1998年助力TD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到商用前实现TD与GSM的语音切换,再到最近的ITU大会上实现TDD/FDD LTE载波聚合吞吐量达到4.1Gbps。这一切只是诺基亚等海外设备商在中国参与发展TD-LTE的缩影,但TD-LTE的国际化依然有赖于诸如诺基亚、爱立信等国际设备商的推动。
网上选号 免费送货 货到付款
浙江
挑卡网选号网址:http://zj.tiaohao.com/zifei/debates.asp?zf_id=264&ly=true&adid=50
浙江
挑卡网资讯热线:400-832-0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