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1月22日起,天津、海南两地开始实行手机携号转网试点。尽管携号转网首周用户反应平淡,但三大运营商之间暗战汹涌。近日在多个通信业界论坛上,对此话
题的讨论一直相当激烈。
有业内人士认为,携号转网的出台,将有可能打破通信市场
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局面,优化网络和服务将成为运营商发展的重点。对我国三大运营商来说,悬念就在于联通和电信能否借此撼动2G时代移动的霸主地位。尤其是握有3G优势的
中国联通,可否借此打个翻身仗?
虽然这个问题暂时没有答案,但海外开放携号转网后的市场变化和运营商运作情况可以提供一些参考和经验。
市场份额
主导运营商份额下滑落后者抢夺3G增量市场
携号转网实施后,对整个通信市场的份额有何影响?在这个问题上,日本和韩国给出了几乎相同的答案。
日本:第一大运营商遭明显冲击
无论是3G商用还是携号转网,日本的电信运营商格局都同我国相当类似。日本同样有一个占据了大部分市场的主导运营商NTTDoCoMo,第二大运营商KDDI扮演挑战者角色,第三大运营商Softbank为新进入者。不同的是,日本3G只有两种制式 ,NTTDoCoMo和Softbank为WCDMA,KDDI为CDMA2000。
日本在2006年10月24日正式开放携号转网。与我国不同,日本携号转网一开始就是在3家电信运营商之间自由进行,并未进行不对称管制。从结果来看,携号转网对NTTDoCoMo的冲击相当明显。
携 号 转 网 实 施 前 ,NTTDoCoMo、KDDI和Softbank分别占据56%、28%和16%的市场份额;而携号转网实施后,NTTDoCoMo在2006财年~2009财年市场份额逐年下滑,到2009财年已降至50%。
2009财年结束后,NTTDoCoMo、KDDI和Softbank的市场份额分别为50%、30%和20%。
韩国:不对称管制政策奏效
韩国于2004年1月1日起开放携号转网,在起步时也是走非对称管制路线。
按照韩国政府规定,2004年1~6月,该国第一大电信运营商SK电讯的用户可单向转到另两家运营商KTF和LG电讯;2004年7~12月,第二大运营商KTF用户可向SK电讯和LG电讯转网;进入2005年,才开放最小运营商LG电讯向前两家的转网。
这种单向转网政策的效果非常明显。携号转网实施初期,SK电讯用户流失相当厉害,2004年上半年约有145万户手机用户流向另两家运营商,这个数字在当年该国3600万总移动用户中的占比超过4%;到2004年年末,SK电讯的市场份额已从1年前的54.5%大幅下滑至51.3%。
而1999年~2003年,SK电讯市场份额从56.9%下滑至54.5%。携号转网的推出,让SK电讯1年内市占率的流失比过去四年的总和还高出0.8个百分点。
韩国的携号转网政策从2005年起进入双向阶段,但SK电讯的市场份额基本稳定在50.5%左右,没有再突破51%。最小的运营商LG电讯实现了市场份额和营运利润的双赢,市场份额从2004年的16.6%增加到2007年的18%,营运利润在行业中所占比重从4.7%上升到11%。
欧美:运营商竞争加剧
欧美的情况与日韩有很大不同。美国自2003年11月24日启动携号转网,一开始就开放了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的自由互转。
实际上,在携号转网实施前,美国电信运营商已达6家,相互间竞争本就充分,市场份额差距也不及日韩。但在政府有意引导下,携号转网开放后美国运营商也是频出新招吸引客户,有的提升网络质量,有的降低话费,有的加大优惠。由于相互间实力的接近,美国运营商采取并购重组的方式扩大规模,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仅2005年,就有AT&T被西南贝尔合并、Verizon收购MCI两桩大事。
合并后的AT&T又同当时的第一大移动运营商CingularWireless合并,美国电信行业出现了Verizon和AT&T双巨头对峙格局。持续充分竞争后的结果是,美国移动电话资费降幅的达到了33%。
欧洲市场上,不同国家之间情况有较大差异。欧盟发布的电信市场报告显示,芬兰、丹麦和西班牙转网用户在总用户中所占比例最高。其中客户流动性最高的芬兰,在携号转网开放1年后约有20%的用户转网;而在德国,这个比重相对较低,两年内大约只有0.6%的用户办理了转网。